新浪财经

天下老板一般“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6:22 《商界评论》杂志

  底线的表象形形色色,底线的形成却有迹可循。为了揭示隐秘的真实逻辑,我们邀请到远在美国的马浩先生、中国台北的曾仕强先生,以及大陆的郭梓林先生和崔金生先生齐聚一堂,从老板的权力界定、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经济学上的合作定价到决策过程的非线性思维,不同的视野,共同的深入,为我们剖析底线的来龙去脉。

  不是谁正确谁有才谁当老板,而是谁当老板谁正确,产权使然。

  -文/马 浩

  作者简介:马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北大国际MBA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伊 利诺依大学春田校区管理学教授

  在下从来没有当过老板。因此,只能以旁观者的观察与揣摩,来感悟和解读老板的终极境界和隐秘王国。

  我们这里说的老板,是真正的老板。说话算数,拥有终极的权力。没有权力的老板,只是名义老板,实际只是傀儡;有权力但没有战略主见的老板,或者有主见但不能够促使别人听从并付诸行动的老板,只能是过渡性老板,终将被取代;能上能下的人都不是真正的老板,而是业余老板,职业打工者。职业老板是上去就不下来的,要把老板事业进行到底。

  “硬”是老板的特质

  无论是昔日之奉天承运,还是现代企业主之依据产权,老板的权力基础都是来自其所有权。根据所有权行事,老板可以理所当然地依照自己的意志发号施令,按照法律或者合同为老板打工的人自然要俯首听命,有令必行。老福特的孙子在与福特高层管理人员(包括CEO)发生冲突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抬头看看办公楼上的标志,谁的名字在上面?”按照我说的办,否则走人。这时,老板无所谓对错,只有自己具体的利益与当下的意愿。不是谁正确谁有才谁当老板,而是谁当老板谁正确,产权使然。

  无论是凭借众人推举还是依据习俗传承,被组织中的成员(尤其是组织中的精英集团)按照组织规程或传统选定的老板,合法地拥有终极的决策权力,可以诉诸组织程序的操纵与人事的任用,从而巩固与延续自己的权威,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及组织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执政,历经28年。以遵义会议为分水岭,前14年历经多位总书记,主要解决的是谁当老板的问题。后14年一把手明确稳定,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按照老板的思路齐心协力跟着老板打天下的问题。一把手的权威来自于下属对其眼界与业绩的认同。

  老板的好恶与心理底线,从老板的行事风格,亦可窥得些许端倪。有些人一如既往地直截了当,耀武扬威,毫不掩饰地憎恶任何形式的反叛。有些人深藏不露地含蓄婉转,柔中带刚,对不同类型的逆反分类判断。有些老板从来不休假,因为他们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不在的时候,组织照样运行,地球仍然运转。有些老板几乎轻易不公开露面,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把自己打扮得越是神秘和高不可攀,就越是拥有绝对的权威与尊严。当然,风格也可能因事而异。可以是自己想清楚的事情就直接命令执行,不容置疑。也可以是自己没想明白的事情就发动群众,边走边看。

  更具体地说,老板的心理底线(终极权力、捍卫路线、永不下岗)以及其坚守程度,取决于其胆量与度量。有些老板既有胆量也有度量,比如曹操。这时的心理底线可能相对宽松,可以在表面上(甚或实质上)容忍下属的藐视、不敬、以及在危机时刻的企图叛逃。有些老板有胆量而无度量,比如迪斯尼前老板埃斯纳,在其治下20年间精心防范任何同僚,身边几乎从来没有明确的二号人物出现。有些(阶段性)老板有度量而无足够的胆量去长期持久地坚守在老板的岗位,或为顾全大局,或为明哲保身,主动让贤退场。有些(暂时性)老板既无胆量又无度量,既想专权又不敢对更强的对手先下手为强,最终被逐或自伤,比如传说中梁山泊的王伦。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