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西安事变看老板的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6:14 《商界评论》杂志

  老板的一个底线是下属对自己的不认同、看不上。如果他心中感受到了下属对他的感情和认同,那么发生,诸如当面顶撞争论得脸红脖子粗都不足以让老板开杀戒。反之,如果和老板没有交心的交情,和老板顶撞后果就很严重了。

  -文/姚小青

  作者简介:姚小青,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资深猎头顾问,心理咨询师

  前段时间看西安事变的电视剧,触发了我对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同命运的思考。

  一次起义,两种命运

  他们两人同时起义,发动了对他们的老板——蒋介石的政变。而结局是:张学良终身软禁,杨虎城事隔13年后却仍逃脱不了被杀害的命运。对张学良来说,失去了一生的自由确实是很残酷的惩罚。但相比杨虎城呢?不得不说张学良要幸运得多。

  如果真按责任大小来承担责任,张学良的名字在这场政变后发表的各种声明公告中,一直出现在杨虎城之前。而且本身政变指挥第一人还是张学良。蒋介石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为什么结果却是老板没有杀害领头人,对副手却事隔十三年多还是没有放过。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

  这是一个老板对自己的两个下属不同的底线。虽然这个事情发生在政界中,和在公司里的生存状况不完全一样,但是说到底都是在一个老板的地盘里。从外在环境和当时风云变幻的政局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文章已经很多,但究其根源,我认为从心理角度分析更为妥帖。

  因为,对身为老板的蒋介石来说,这场政变不是一次简单的政见不和与抗命,而是对自身尊严和人格的严重刺激和侮辱。作为当时国家的领袖,受此奇耻大辱,他不可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一事件。所以,在当时专制的状态下,蒋介石的心态变化事实上完全左右着两人的命运。

  那么,就让我们从杨虎城之孙杨翰的《杨虎城大传》和张学良接受的几次采访,以及相关史料来探索蒋介石的心态变化吧!

  蒋介石挽不回面子,动杀机

  西安事变后,作为一国之君,他最重要的是挽回他的面子和形象,放大了说也就是“人心”——被全国子民重新认同和接受的心理,而共产党当时与国民党争取的就是“人心”。

  但好像没有人理解蒋介石这个心思。杨翰的传记里揭露的信息显露,当时蒋多次让手下官员和杨虎城协商,让杨对外宣称是共产党策动了西安事变。这样西安事变就成为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之争,蒋介石就可以在历史和子民之前雪耻:他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抗日的。可是杨死活不认这个账:“历史会证明蒋先生做错了还是我做错了,我就是把牢坐到死也是这个态度。”恰恰就是这个态度让蒋介石起了杀心。

  张学良对蒋介石是“交心的兄弟”

  但张学良也从来没有说过这场政变是共产党策动的,也没有配合蒋介石,维护蒋介石的面子,为什么他就没有被杀害呢?

  很多人说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老子虽死还需要笼络部下;也有说是宋美玲的帮助,宋美玲对张汉卿的友情起了更大的作用。但从史料来看,我认为蒋介石对张学良率性的认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