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文化产业的广东标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 17:5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徐素琴 广东是在2002年作出建设文化大省决策的,随后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4年至2006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6个百分点,总量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广东文化产业,特别是报业、音像出版、广告、广播影视、网游动漫、印刷等领跑全国。 夜游珠江,已经成为广州人招待客人的首选项目。省长在游船上宴请他的经济洋顾问,作为一天闭门会议紧张气氛的放松。老百姓在游船上招呼亲朋好友,以作一天广州游的余兴。这里是广州的城市名片———沿途不仅有著名的广州酒家、白天鹅宾馆等特色招牌,还有“广州动漫城”、“奥运吉祥物”等数码印象;不论是哥德式建筑,还是摩天大楼,不论是古老的画舫,还是现代的“游艇”,映衬在滟滟的波光里,构成一幅幅曼妙的画卷。 城市名片,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刻印象,它可以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可以是一首曲子,可以是一段历史。总而言之,就是一种文化。如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竞争。 有人评价说,广东是只凶猛的经济动物,只知道赚钱。广东人以敢闯敢干闻名,他们率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后,回头再来发掘和传承悠远的岭南文化。“一招先,吃遍天”的广东人每次都先行一步,不得不让国人刮目相看。 文化产业成粤新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2002年,广东就作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使全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文化经济繁荣,科学实力雄厚,拥有先进配套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拔尖的文化人才、一流的文化精品、强大的文化产业、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全国领先、文化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大省。 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浪潮中,广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至2006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05.43亿元、1433.21亿元和1680亿元,连续3年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6个百分点,总量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广东文化产业,特别是报业、音像出版、广告、广播影视、网游动漫、印刷等领跑全国。 音像制品占全国“半壁江山” 提及中国音像产业近几年的表现,广东当之无愧是龙头“老大”。因为琳琅满目的音像制品中,十盘中就有一半以上是“广东制造”。 2003年,广东拥有各类音像出版企业22家,2002年出版了各类音像节目近3000种;拥有光盘生产线280条,光盘生产量占全国50%以上。目前广东省内有音像发行单位138家、音像零售单位6000余家。音像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的支柱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队伍中走在最前列。 音像制品在广东能形成强大的市场,与广东省高度重视音像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息息相关。广东近些年来不遗余力地打击盗版,为正版的音像制品保护了一方水土,使得广东音像市场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正版音像制品发行量最近几年持续大幅上升。最大的集散地广东音像城素有“中国音像市场晴雨表”之称,销售额占全国的80%。广东省音像销售模式已由过去的小、散、差、乱逐步走向规范,形成了强势的连锁经营模式。 “文化遗产”不断涌现 继2004年丹霞山成功当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后,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粤剧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自打实施文化大省发展战略以来,广东省以创新带动文化工作,持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岭南风格的自主文化品牌。据了解,2005年广东将广式凉茶认定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极大地提高了凉茶的文化形象,仅当年下半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就达10亿元,同比增长25%,这是利用传统资源打造自主品牌的一次成功尝试。 2006年,广东组织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海1号整体打捞、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申报、大遗址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推动了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同时,继续与港澳合作,推进粤剧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工作。而虎门横档炮台、潮州广济桥、始兴满堂围、黄埔军校、开平碉楼、张九龄家族墓地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将给文物保护与利用带来新的积极探索。 精品文化层出不穷 由于实施了文化“精品战略”,广东诞生了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十三行商人》等重点剧目;继续推动粤港澳文化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合作项目;推动粤剧、话剧、歌舞、杂技“走出去”;做好“粤港澳文物大展”等。并举办首届粤剧艺术琼花奖、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广东省第五届群众戏曲曲艺花会,以及中俄文化年的交流项目和意大利文化年在粤的有关活动等。 一系列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大型文化会展和比赛“高潮迭起”,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04深圳国际文博会盛况空前,为广东打造出一个“文化产业的广交会”,深圳拥有了另外一张闪亮的名片;11月在广州花城会展中心举办的“南国书香节”,成为海内外出版界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出版合作和交流的大舞台。据介绍,在首届音博会交易额近10亿元的基础上,第二届音博会致力于在“交易”上下功夫,吸引了大批海外音像公司;2005年在佛山开幕的亚洲艺术节,也使佛山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今年3月举行广州第三届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7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8月的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刚刚落幕,11月还将举行国际旅游文化节等等。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省文化厅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我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势喜人。从2003年—2007年,广州投资107亿建设20多项重点文化设施。广州大学城拔地而起,省博物馆新馆工程、省立中山图书馆扩建工程、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南海校区排练场工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陆续开工。全省各地也“大手笔”地建成或在建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广东科学中心、广州歌剧院、深圳音乐厅、东莞玉兰大剧院、中山文化艺术中心、佛山顺德演艺中心等。 广东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树立广东文化形象,提升广东文化地位,提高我省文化发展水平。以杰出的文化专门人才促进创作繁荣和成果涌现,以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名人、名家提升广东文化品位和形象。 社会资本涌入文化产业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广东先行一步进行探索。广东省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社会资本将大量涌入准入的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除新闻业、电台、电视台等少数几个行业被列为禁止社会资本进入外,其他大部分文化产业行业都鼓励、允许或设限进入。而这只是广东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第一步,有关部门将在我省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简化、优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审批手续,并考虑实施一定的财税优惠,刺激社会资本的投资。“经济的背后是文化,反之文化的动力在经济。”广东有深厚的经济基础,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再有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化自觉,凭借独特的岭南文化优势,广东文化的发展定会与经济的发展一样令人刮目相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