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一纸定命运”的传统人事档案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代管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被主人抛弃。这项涉及数亿人命运的老制度在新时期有着充分的改革必要性:60多万“弃档族”、大量“虚假档案”、“人质档案”、“零档案”……
由于与除农村人口以外的几乎所有国人的身家命运息息相关,人事档案制度受到了越
来越多的关注,改革、废除、加强的声音同在。调查发现,真正实际推动或专门研究这方面情况的人却为数寥寥。于是,尽管它经常与户籍改革一起被提出来,而当户改在反反复复进行时,它在操作层面却如死水微澜一般。
“以档谋私”现象屡屡出现
两年多前确认人事档案里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等评语后,汤国基才最终明白自己20年来找不到工作,谈不到对象,处处碰壁的原因。
“学校利用自己看不到自己档案的规定报复我。”汤国基对《阿望新闻周刊》说。这位1983年毕业的大学生现在连曾经赖以为生的写作都放弃了,他觉得“活着都没意思了”。
当年,他是益阳师专建校以来第一个在诸多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学生,才华初显又桀骜不驯的汤国基曾多次向媒体和教育部门写信,反映自己的学校师资水平不佳,并称自己的班主任周某和中文系负责人“不学无术”。
他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后没有任何单位接收他,有的单位本拟录用,但总是到最后突然变卦。女友与其突然分手时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病瞒着我?”这时关于他的精神病传言也开始了。
直到2003年6月,一位匿名人将其毕业鉴定、处分决定复印件和精神病医学鉴定书的手抄件投到他信箱,他才最终确认是档案里有问题。他曾得罪过的班主任给他加上了“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宜担任教学工作”的评语。
汤国基档案事件在2003年爆出后,多家媒体将矛头指向了传统人事档案中“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的规定。这一规定源自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并应用到其他人事档案规定中。
与此相反,原全国特产经济办公室主任曹忠武通过在档案中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专业证书,平步青云走上局级岗位。2004年6月,这位“三假干部”因涉嫌23项罪行6种罪名被判处死刑。
人事档案制度强调档案的严肃性、准确性、惟一性也屡受挑战。从汤国基档案、曹忠武档案中便可见虚假档案之不同形式。“以档谋私”现象也屡屡出现。
对当事人保密不符《宪法》要求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院政策法规研究室负责人李建钟博士认为,现在我国的人事劳动关系从政治关系日益转变为经济关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契约关系,将人事档案的保管权、评价权、处置权完全交给用人单位,对个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不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陈潭博士主持的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人事档案制度研究课题组2005年7月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8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应该有看到自己档案的权利。
尽管人事档案制度无法阻拦社会分层加速、人才流动频繁的大趋势,但它或多或少地牵制了这一潮流。欲从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跳槽的人受到单位扣留档案不放人的“人质档案”现象并不鲜见。部分“弃档族”在进入需要人事档案的单位就业办理调转、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时候,也徒叹“档到用时方恨无”。
《阿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人事档案制度是转轨时期还固守原有体制格局的少数制度之一,是人才流动“最后的堡垒”。
根据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有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亟需改革,有8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无继续存在的必要。作为该项调查的主持者,陈潭追问:对于一项已经滞后的政策进行高成本维持有无必要?
多头管理与利益冲突改革难推动
尽管人事档案制度的重要性、弊端、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方向乃至改革的具体办法都曾在近年不断被提及,但多属“即兴而发”,显得不冷不热,尤其是在现实操作层面,鲜见改革亮点。
陈潭说,很少有人对人事档案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也是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人事档案制度牵涉到的部门主要是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和综合档案部门,“管干部”的组织部门在人事档案政策方面居于中心地位。一位知情人士告诉《阿望新闻周刊》,中组部关于现行人事档案的系统研究“刚刚开始不久”,2005年11月初曾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干部档案工作的会议,但具体思路不得而知。
有专家指出,在人事档案制度方面,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正是改革难以入手的主要原因。多头管理与利益冲突二者相加,改革尤难推动。
目前一件人事档案一月的托管费从10元到30元不等,以20元居多。另外的使用、调出等,都需交纳费用。李建钟估计全国的人事档案收费至少有50亿元以上,而管理成本却很少,“基本上放在那里就很少动了”。
流动人员档案明确规定由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但为了“分得一杯羹”,劳动部门的职介中心、各行业成立的人才中心、外企人才服务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和留学服务机构等都参与了进来,并引起人事与劳动部门的争执与分歧。
《瞭望新闻周刊》供稿
回应
“弃档族”:档案现在没有用
过去,个人只能对人事档案所决定的命运无条件接受,而在现在这一转轨时期,大量新阶层与流动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它的影响。
根据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及各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
作为60多万“弃档族”中的一员,两年前从湖南大学毕业“漂”到北京就业的顾先生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档案现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他现在已欠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600元档案托管费,且未作补交的打算。
来自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有66%和68%的被访者认为档案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而且越是年轻人和非党员,越是不重视档案。
李建钟认为,对于流动人员而言,调整档案工资、进行职称评审、提供合同鉴证、办理社会保险和出国政审等人事代理项目实际上并不需要。“流动人员并不在国有单位,按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给他们定级、晋资可谓是画蛇添足。”
非公企业: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
与部分人自动抛弃档案相应的是,许多非公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并不关心人事档案。“合格不合格,干了就知道。”任四平说。他是北京一家拥有100多名员工的公司的总经理。某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的企业占了调查总数的80%。
政府机关与国企:档案对提干“相当重要”
而在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情况就不一样了。
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评中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阿望新闻周刊》,人事档案在提干过程中“还是相当重要的。”
时评
“以人为本”才能增强公信力
彭伟
如今,企业必须在市场上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但现有的人事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判断某个人的真实才能和准确的客观背景,有些甚至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它已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眼下,众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去做人才的背景调查,而对人事档案基本上都处于越来越忽略的状态,此乃“食之无味”。用人单位在忽略旧的人事档案的同时,却又发现或多或少需要建立每个人员的新“人事档案”,只不过这份“人事档案”现在有着更多的不同的形式:有的企业是建立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之中,有的企业干脆自己建立在人才中心保管的人事档案之外的“第二人事档案”;然而这些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市场参与者的大量涌现,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集人才信息与信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又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此乃“弃之可惜”。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关键应该是“社会公信力”和“以人为本”。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个人人事档案对本人保密。不管这种做法存在怎样的历史原因,都带有强烈的“官僚”色彩,与现代管理的“以人为本”原则和现今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方针有比较大的出入,也是造成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社会公信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不进行适当的改革,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被市场和时代潮流所抛弃。
只有以“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合理改革,才能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透明、适度开放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才能充分保障人事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也才能使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公共平台上实现共赢。
人事档案
隐秘的“命运之符”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邓绍兴教授介绍,传统人事档案是从延安整风时期形成的。在那个中共党史上“纯洁干部队伍”的重要时期,干部档案制度是整风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政审材料成为档案的最重要内容。
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一般认为是安全的需要以及方便组织管理,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信息垄断而使‘组织意见’主观随意性增强。”
事实上,以政审材料或“组织意见”为核心的人事档案长期以来成为人们的“命运之符”,个人的调动、入党、提干、升迁、晋级、评职称无不与之相关。在单位包办一切的年代,人事档案便是单位赖以约束个体的工具,并通过对当事人保密,形成一种神秘的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