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我们将乘坐一次过山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1:04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杰雯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在美国企业界,你找不到第二个邓凯达。”事实上,正如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叶莺所言,胶卷已经有135年的生命历程,而邓凯达已陪着胶卷走了35的路。他从一个员工,一直做到领军人。

  2003年9月,他毅然把柯达这家传统影像业老大引入了“向全面数码影像转型”这条荆棘之路。但是在今年5月31日,他放弃了首席执行官一职。12月31日,他还将放弃董事会主席一职,彻底告别为之服务了35年的柯达公司。

  《中国经营报》:2003年,柯达公布以数码战略为导向的战略,到目前为止柯达公司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目前柯达的转型实施到什么阶段,数码转型是一场硬仗,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成败?

  邓凯达:大船调头已经完成了55%。整个转型还需要两年时间,之后将进入平稳时期。

  2005年第二季度的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6.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预计2005年数码业务销售收入增长将达到35%,数码业务净利润将达2.75亿~3.25亿美元之间,现金净余额则将达5亿美元。

  但二季度净亏损为每股51美分,主要原因在于此前宣布的对柯达传统业务基础设施的重组、收购相关的未完成研发费用以及公司在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相关的资产减值费用。剔除非营运项目后,持续运营业务所产生的净利润为每股53美分。

  未来几年衡量数码战略是否成功的三个标准是:数码销售增长情况、数码业务的利润以及现金流的状况。

  《中国经营报》:外界评论说,你在任期内没能带领柯达公司走上数码影像业务的强盛之路。作为一个柯达的老兵,你给自己在柯达的表现打多少分?

  邓凯达:我想可以给自己打75分~80分吧。之所以给自己打这么高的分,我觉得自己在为柯达公司开拓全球市场方面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拉丁美洲、欧洲和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于我培养出了很多柯达公司的领导人,他们在全球各地领导着队伍并做出贡献;我对与彭安东一起制定柯达的转型战略感到欣慰,对柯达转型战略的成果也感到满意。另外自己做事正直不阿,能够遵守最高的商业道德标准,并在员工群体多元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但是,有两点使我的分数不能达到更高:我曾经做出过一些糟糕的决定,当然我不会具体讲是哪些。另外我们当时对民用胶片业务下降速度之快的趋势未能做出准确的预期。客观地说,并不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其他公司包括华尔街的分析师也没有做出预期。应该讲民用胶卷的下滑超出了所有的人的预期。

  《中国经营报》:在你的劝说下,两年前彭安东先生从惠普来到柯达,现在彭安东成为了掌门人,你们的风格有何不同?

  邓凯达:说到我们两个人的风格,我比他帅,也比他幽默,他比我强,数码知识的了解比我多,因为他整个职业生涯都与数码联系在一起。他因此很可能成为柯达历史上最好的CEO。

  8年前我与彭安东相识于一次业务谈判,当时彭安东在惠普工作,他领导着惠普的喷墨打印机业务,两年前在我的劝说下他加入了柯达,我们并肩制定了数码转型战略,所以当我告别柯达后,他将继续执行我俩制定的战略。

  《中国经营报》:截至2005年6月30日,柯达已经按计划裁减了13475名员工。按计划,柯达公司全球的裁员数量增加到22500和25000人之间,这也是转型带来的巨痛,两种商业模型之间主要有哪些需要真正改变的东西?

  邓凯达:我们的传统业务是垂直模式,在公司内部实行生产,而数码业务模式完全不同,它是水平的商业模式,有些产品是自己生产,有一些产品则要交给合作伙伴生产,因为它们有更大的规模效应,这样一来,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新业务模式不需要那么多人员了,我们非常遗憾地不得不缩减员工规模。

  我们的

供应链是为胶卷时代建立的,那时的利润还很高,可能2到3年才会进行一次产品创新。我们需要较大的产品库存目录,不至于让公司漏掉每一个销售机会,但我们现在无法再以这种方式来分配资金了。数码时代的产品货架寿命仅有数月,我们需要缩减我们的产品库存目录,更好地运营系统平台,我们发现原先的工作模式并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在传统业务走下坡路之前将成本收回。

  另一难题是我们需要那些继续留在公司的员工全心投入,而这些员工中的许多人已意识到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技术已经过时。我们需要从正处于滑坡趋势的胶卷业务中获取资金来支撑未来数码业务的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但我们也意识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一切步入正轨之前,我们将乘坐一次“过山车”。

  小链接

  9月29日,在美国的柯达投资者会议上,柯达公司宣布2005年整体的数码销售收入增长将会超过原来的全年预期,到今年年底,公司的净现金将略高于10亿美元。

  投资者被告知,公司在数码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柯达预计其业务转型将带来30%的毛利率,而且数码业务的营业利润将达到销售收入10%的水平。另外柯达将会继续减少传统民用业务的生产能力,以保证从现在到2010年之前获得可持续的赢利。根据这个计划,需要将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在2007年末从2004年平均65%的水平提高到大概9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