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案例剖析 > 《中外管理》2005 > 正文
 

中外管理:联想突破 跨国并购的冲动与焦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3:58 《中外管理》

  本刊记者 邓羊格 王 缨

  “图谋”产业链?

  环视2004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你的目光不得不越来越聚焦。你无法回避这些激动人心的名字:新中基、五矿、上汽、上海电气、上工股份、兖矿、格林柯尔……以及联想!我
们会发现:他们都正在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试图进行产业链整合。

  关于产业链,有个著名的微笑曲线。曲线的低谷是制造,曲线的两端是研发和品牌、销售。我们惊喜地看到:国内的行业龙头们正在敢为天下先地向曲线的两个高端上行,去对接跨国公司的下游品牌、销售与上游研发、配件。

  为何在2004年?

  而这一切,都恰好在刚过去的2004年!为什么在2004年?

  如果把没有了政府支持与保护的WTO时代称为“后WTO时代”,那么将会有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在后WTO时代深度窒息。低成本将不再是中国企业独有的优势,低价格将被越来越多的壁垒挡在国际市场之外,知识产权大棒会更猛烈地挥向中国企业。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具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和这些中国行业龙头们接触得越久,你越能感受到他们做自有品牌、获取核心技术、攻占新市场的扩张冲动,以及对由国家政策导向的资源、能源的控制冲动。

  守望英雄!

  然而几乎每一种走出去的模式浮出水面时,又总会被大片的质疑声淹没。2004年年末,全球第三大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曾直率地评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TCL在德国让人戒备和害怕……原因是TCL并购施耐德不够慎重,有损公司名声。

  而2004年12月8日上午,当柳传志、杨元庆掸去谈判的疲惫,自豪铿锵地宣布联想将以12.5亿美元并购个人电脑鼻祖、蓝色巨人IBM公司的PC及笔记本的全球业务时,发布会厅堂内迅即掌声雷动……而厅堂外,对联想此举的各种疑问声也同样甚嚣尘上……

  本刊关注跨国并购,来源于做“英雄的守望者”的冲动。毕竟,跨国并购是唯有强者方可尝试的一条全球化捷径。

  本刊关注跨国并购,同样也来源于作为“英雄的守望者”的焦虑。毕竟,韦尔奇也警告过李东生,跨国并购不可轻为。

  为此,我们走近,再走近,力图厘清一次名载史册的壮举真相;倾听,再倾听,试图看清壮举之后的未来走向,为英雄及其后继者提供些许新的视角,助他们一路走好。

  2004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中值得树碑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拥有了国际化的联想,还开始尝试掌控全球化的产业链。当然,一切都还刚刚开始……正如张瑞敏所言:更关键的,还在于一次正确的重大决策之后的后续决策……

  责任编辑:杨 光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联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