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青笠
宋郑还的故事也许很普通,在他的家乡江苏南部,20年来类似的老板故事多得不可胜数,宋郑还在其中可能都不算有特色。尽管宋郑还的“好孩子”童车在美国占有1/3的市场,但让他真正有了知名度的,是入选了去年的《福布斯》中国百位富翁排行榜,另外就是美国《财富》杂志对他的不惜版面的长篇报道。
身价5亿并不是引起《财富》兴趣的原因,在洋人看来,宋郑还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心路历程”。
这一表述可以说相当准确。十几年前,宋郑还的基地——苏州昆山远不像今天这样台商云集、声名赫赫,那只是一个古旧无名的江南小县城。从那时的昆山,一直走到今天的国际市场,宋郑还的经历应该说颇有概括性。
和许多故事一样,宋郑还的起家具有偶然性。80年代中期,祖上世代行医的宋郑还是家乡一所中学的副校长,校办企业陷入窘境迫使宋郑还出来收拾烂摊子。凭着几乎世代融合在当地人血液中的那种本能的精明、实际和吃苦耐劳,宋郑还很快把企业扭亏为赢。
就在为企业奔走期间,宋郑还第一次接触到了童车,并且在童车上赚到了钱。当宋郑还终结了校办企业的危机后,他看到了新的生活方向,童车结束了他的教师生涯。这一事件中的必然性在于,当时的中国南部和宋郑还一样的千百万人正在为外界的诱惑而蠢动,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因此,就如同宋郑还最终选择了他的童车一样,在那几年中其他人也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各自的经济运动浪潮。宋郑还的成功实际只是冰山一角,在宋郑还的家乡一带以及更南面的浙江省,类似宋郑还的老板们比比皆是,他们的财大气粗每每令人侧目。更偏爱“闷声大发财”的传统使他们并未名扬四海,即便是宋郑还登上排行榜大概也并不符合一贯不事张扬的本性。
不过,宋郑还比大多数老板们更前进了一步,他走出了家乡,也走出了国门,把目光放在了美洲和欧洲。去年,“好孩子”1.25亿美元的总收入中,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地区,其中美洲提供了一半的销售额。宋郑还的这一成绩使他更多地脱离了乡土企业家的形象,他面前似乎有更为广阔的视野。
但单一的童车生产使宋郑还的生意显露出某种单薄和脆弱性,现在他正在完善“好孩子”在国内的营销网络,拓展在儿童用品方面的业务,以试图改变这一情况。宋郑还和他的“好孩子”新的蜕变,是中国民间企业家走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缩影。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