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gl/20011219/1_31-1-46_20011219154141.jpg) 这样的大公司领袖,个性注定会被种种不可抗因素模糊,尽管联通仍在疯狂发展
文/本刊编辑部
杨贤足(中国联通)
加权总分:3.57
最高单项:行业地位(3.77)
最低单项:技术与服务水准(3.31)
未来五年所领导企业仍将保持行业领先:
肯定者38.46%,否定者19.23%,说不清42.31%
企业家自评:无
两三年前,中国联通还被视作针对中国电信的一个孱弱的挑战者,并在“中中外”问题上遭遇麻烦。而今天,人们对联通类似同情弱者的感情正越来越少,甚至有人喊出了“它正在成为一支老虎”的惊呼。
尽管联通目前在固话和移动业务方面尚未对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构成重大威胁,但是其增长性无法不令人为之侧目。
今年上半年,联通香港上市公司公布的收入为136.2亿元,同比增长29.6%,远高于同行业14.7%的平均水平,而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增幅仅为5.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年来中国电信收入增幅首次低于GDP增长率。
目前,联通是中国电信业执照最全的运营商,且独家拥有代表未来方向的CDMA运营权,综合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正在浮现。
联通董事长杨贤足把联通快速成长的部分原因归于国家刻意把产业政策向联通倾斜,他说:“由于联通是以竞争者的姿态进入的,相对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而言是弱小者,容易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因此联通在消费者中的形象相对要更亲切些,‘人和’比较好。”
事实上,联通2000年6月相继在纽约和香港上市,才是联通得以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杨贤足正是带领联通攀上融资巅峰的核心人物。
对于所有的本土电信运营商来说,WTO是一柄注定将直落而下的达摩克利斯剑。按照中国进入WTO所签下的协议,3至5年后,外资电信商将在电信基础运营领域可获得最大为49%的参股权。
“那些经营效率高、经济效益最好、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必然是外资的首先选择对象,”一些电信专家这么认为,“而电信企业在今后的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外资进入的早晚和规模。所以,今天各个电信企业在体制改革中的速度和彻底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们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联通正表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2001年,中国联通拿出800亿投资固定资产,除了新增干线光缆、新增GSM网容量,最关键的是设立全资子公司——新时空移动来建设1330万户容量的CDMA移动电话网。这是联通打破中国移动在GSM上的垄断的、树立自己在移动通信领域话语权的大机会。
至于杨贤足本人,像所有大国家公司的领袖一样,其个性总是在几十年来在政府任职的经历、强烈的行业垄断色彩、政策和行业重组的不可抗性等等因素中被模糊掉了。和行业大重组、大发展的大局相比,这些电信领袖的命运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也很难自控,而是随着国家意志、资本意志上下沉浮。有的从政府走向企业,有的又从企业走回政府。
目前仍无法确知杨贤足会在即将揭晓的电信重组中被安置在什么位置,只是联通已走上了与国外资本融合、从而渐次清洗中国电信企业老旧体制的不归路。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