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子:应急准备到位,学生助学贷款办理期限延长

2021-07-22 21:11:48 作者:新浪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文/杨希

  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了解,各银行保险机构紧急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力保基础金融服务畅通。

  7月22日,第27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欧阳卫民、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中国信保总经理蔡希良出席。

  欧阳卫民表示,7月21日,国家开发银行已向郑州、新乡、巩义等地企业提供应急贷款18亿元,专项用于抢险救灾有关工作。廖林表示,工商银行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已在第一时间推出六项措施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下拨救灾专项资金,并指导工银安盛出台七项应急服务举措并发出四项温馨安全提示。

  防汛救灾只是银行业保险业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对“走出去”企业的保险保障支持,三家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扮演的角色各有侧重。

  欧阳卫民:延长办理助学贷款期限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向世界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阳卫民表示,推进绿色发展资金需求巨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欧阳卫民以垃圾处理这一细分行业为例说道:“‘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提高垃圾处理焚烧占比,县域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很大。要满足绿色发展的资金需要,仅靠政府资金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引导金融体系积极开展负责任融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欧阳卫民指出,开发性金融在功能上体现为“开发”,注重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发银行聚焦国家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这与很多绿色项目期限较长、收益相对较低的特点高度吻合。

  据介绍,开发银行一方面倡导和践行绿色理念,把绿色要求融入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开展绿色信贷,精准支持重点领域。目前,开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3万亿元,居国内银行业首位。

  “今年,开发银行把推进县域垃圾、污水处理作为开发性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实施‘百县千亿’工程,为不少于100个县(区)提供1000亿元授信,支持建成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助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欧阳卫民称,截至6月底,开发银行今年已实现县域垃圾、污水处理领域贷款承诺466亿元,覆盖140多个县、区,发展态势良好。

  发布会上,欧阳卫民还介绍了该行支持河南防汛救灾的具体情况。欧阳卫民表示,该行迅速启动II级应急融资响应流程,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在总行指导下,主动与受灾严重的地市政府和企业联系,摸排应急贷款资金需求,启动应急贷款授信评审。7月21日,已向郑州、新乡、巩义等地企业提供应急贷款18亿元,专项用于抢险救灾有关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值助学贷款受理高峰期,面对灾情影响,国家开发银行已做好应急准备,延长办理学生助学贷款的期限。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欧阳卫民预计该行将支持450万学生走进大学校门。

  廖林:通过服务小微企业成就大事业

  作为国有大行,本次灾情中工行同样有所行动。廖林表示,工商银行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汛情、断电等困难,全力保障金融服务畅通。第一时间推出六项措施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开通绿色通道快速下拨救灾专项资金,并指导工银安盛出台七项应急服务举措并发出四项温馨安全提示。

  “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金融底色,”廖林表示,该行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保监会在“两增”目标基础上,提出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廖林在本次发布会上表示,工行不断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执行情况好于预期。

  “工行通过服务小微企业成就了大事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稳定高效信贷投放,二是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三是完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廖林称。据介绍,上半年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增速超4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且增量、增速均保持市场比较好的态势。

  廖林表示,工行将持续推进普惠业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系列措施落地见效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持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蔡希良:企业“走出去”可能遇到三方面风险

  当前,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风险问题成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蔡希良表示,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

  蔡希良称,从中国信保的角度看,企业“走出去”可能会遇到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政治风险,二是商业风险,三是后疫情时代救济政策退出的风险。具体在商业风险方面,则体现为频繁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管制给国际营商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导致订单取消、物流中断、运价提高、买方破产或拖欠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需要企业继续予以密切关注。

  作为从事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蔡希良表示,中国信保坚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拓市场、促融资、补损失的作用,全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一是帮助企业动态监测预警风险。蔡希良介绍,中国信保建设了覆盖超过2亿家海外企业、6000万家中国企业和40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资信数据库,实现了实时的风险动态监测,海外买家一旦出现异动,系统就会自动预警,中国信保分析研判后第一时间提供给企业参考,及早予以处置。

  二是帮助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把出口信用保险嵌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帮助企业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资信数据库为支撑,在前期客户选择的时候,帮助企业筛选信用较好的买家开展业务,开拓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

  三是帮助企业及时进行风险补偿。企业一旦遇到海外风险,中国信保会与客户共同研究风险化解方案,加强风险处置,并通过全球300多家追偿渠道与买方沟通联络,督促其正常履约。蔡希良表示,对于企业已经发生的损失,中国信保坚持应赔尽赔、能赔快赔。“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累计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6.3亿美元,有力保障了企业稳定经营。”蔡希良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文章关键词: 消费投诉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