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CMF 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0 年 5 月)”今日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孝松发布了主题为“加强政策力度,促进内外平衡,引领全球复苏”的月度报告。
2020年4月,在全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复工复产复市扎实推进,生产领域实现了较好的恢复,国内需求有所回升,基础产业支撑有力,市场预期总体稳定,各种新动能逆势增长,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延续了3月份以来恢复改善的势头。
报告指出,应该看到,新冠疫情已经阻断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处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心的中、美、德、日等国均成为疫情重灾区,这些国家的生产停滞和消费萎缩会对全球产业链和贸易体系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冲击。
截至2020年4月,新冠疫情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3月上旬之前疫情主要在中国国内爆发,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于停工停产造成的生产停滞和供给不足;3月上旬之后疫情主要在国外爆发,世界市场的萧条严重抑制了各国需求,对人流物流的限制又进一步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
王孝松表示,尽管中国出口在4月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3月下旬以来,中国的外贸企业纷纷遭遇了退单潮,企业已有订单无法交货或被取消,新订单数量大幅下降,库存积压严重,工厂产能闲置,资金回流困难,疫情引发的需求萎缩使“世界工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对外贸易交割具有一定时滞,因而退单潮的负面影响会在不久的将来反映在统计数据上,中国出口的困境将会在短期内凸显,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他说。
此外,基于对2020年4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上述报告认为,(1)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发展等指标一致表明,复工复产带来了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2)但从细分指标来看,中国宏观经济远未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一些领域的风险十分突出。
(3)CPI和PPI的走势出现分化,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也出现分化,食品和能源价格仍然是价格指数的主要决定因素。
(4)复工复产提振了市场信心,但需求恢复弱于供给恢复,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仍受疫情困扰,外贸困境已初露端倪。
(5)4月出口增长超预期,且外贸领域呈现出贸易方式持续变迁、同新兴经济体贸易增长、民营企业进口活跃等新特征,但疫情导致的世界市场需求疲软将在未来给中国出口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
(6)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且常年保持较高外贸依存度,当发生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时,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放大效应”。
(7)以往外贸依存度越高的省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因此,“稳外贸”成为“稳增长”的关键。
(8)中国具备引领全球复苏的现实基础,未来需要加大对企业兜底的力度、促进内外平衡、加强政策协调,从而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王孝松表示,在未来,中国政府要采取更为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加大对企业兜底的力度,设置差异化财政减免力度,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更多领域企业提供研发补贴,以“保险优惠”的形式对企业予以扶持。
此外,在外需疲软、对外贸易陷入困境的背景下,要坚持内外兼顾的总体原则,不能放弃外部市场,维护全球价值链的健康发展;重视传统市场的同时扩大新兴市场;创新贸易目标、贸易方式、物流方式;同时通过直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和规范“非正规就业”、发展新型公共项目、加强民生保障等方式扩大内需。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避免一味将其作为短期刺激工具的政策导向。政府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省政策间的协同性,并提高政策发布和应用的效率,从而为全年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长按二维码进入直播间看回放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