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6日B会场下午实录(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15  新浪财经

  第二个观点,我自己认为,企业做大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容易的是做强。所以叫做企业做大容易做强难。现在看来,尤其是这次金融风暴,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来,大的企业不一定是强的企业,强的企业不一定是大企业,我们有不少的国际大企业都纷纷垮台了,你说它强吗?雷曼200年的历史,通用100年的历史,百年老店哄然倒塌。AIG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花旗也是,他们都是非常之大的,但这次金融危机中,说明了他们不是很强,他们如果很强,就抵御住了金融危机,所以大和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我的观点,重要的不是非得做得大企业,重要的是把企业做得很强的企业,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何看待它是一个强的企业呢?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呢?实际上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评价一个企业是不是强的企业有多种因素影响的,或者是有综合指标衡量的,由资本、资产的质量、盈利能力、法人治理结构、产品质量结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决定。这些方面综合起来,才能看它是不是有核心竞争力,是不是综合实际能力非常强。实际上在这些方面,中国的大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强的,或者说不够强。

  在金融企业改造之前,包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大不大呢?应该说相当之大,但是有人说到达了破产的边缘,这时候很多指标是不行的,所以不能说是强的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发行,现在中国工商银行市值全世界第一,是不是的工商银行就是全世界最强呢?也不是。亚洲银行家杂志有一个排名,在市值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有中国银行,几大银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综合的评价,我们最好的占70多位,因为什么呢?我们在管理、法人治理结构、战略、未来发展方面我们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包括几大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战略,到底是发展什么样的业务,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说,我的看法是要做大我们的企业,但更要做强我们的企业,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讲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这里头再说一个“大”。大企业有他很大的优势,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现代大企业有大企业病,我这里以通用破产,6月1日儿童节通用破产了,百年老店哄然倒坍,一片可惜声、一片惋惜声,又分析它为什么倒掉。有人说倒闭的原因因为金融危机,我认为金融危机是一个引子,没有金融危机通用也可能会倒掉,只是时间的问题。为什么?也就是说现代大企业实际上有大企业病,大企业的通病,大企业有什么样的通病呢?一个最大的通病是管理官僚、机构臃肿、层次太多,决策缓慢,管理鞭长莫及,也是跨国大公司存在的问题,跨国公司总部在美国,在亚洲、中国设立很多的总部,这时候如果真正大决策,这些总部都决策不了,要到美国总部决策。这个离市场差距非常远,层级非常多,上传下达,这些问题都是大企业的通病。小企业管理直接化,它是层级化,看起来这些问题值得研究,总公司、母公司、跨国公司总部和下面的分布,管理很难做。而且管理鞭长莫及,比如新加坡的巴黎银行,交易员立森,10亿的亏损,造成巴黎银行的倒台,实际上没办法有效的管理。

  还有AIG,AIG出问题是英国公司出问题,不是美国本土公司出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企业非常官僚,可以说比我们的企业还官僚。和他们打交道,一些事情很难一下子决策。一个很好的例子,通用全球的副总裁50多个,冗杂的管理团队难以形成清晰的凝聚力,缺乏应变能力。

  我们不说企业做大,实际上企业做大比较容易,海外上市,可以!收购兼并也可以,这都是可以做大的。但是,存在着盲目扩张、收购兼并效果欠佳的问题。大企业中都存在这个问题,理论是我们要多元化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像福特汽车公司,除了汽车之外,飞机也有,餐馆也有,但这样的收购肯定是有问题的。通用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盲目扩张,有时候甚至血本无归。最典型的是1989年为并购萨博花了30亿美元,最后什么都没有。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做大也容易。所以收购兼并是永恒的主题,但1+1不见得等于2,做得好1+1>2,但做得不好1+1<2,甚至等于零。所以说,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

  第三,大企业容易垄断地位,不思进取。通用发展的巅峰时期,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霍顿、悍马、欧宝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子公司,不断的向外扩张确实让它尝到人多力量大的甜头。

  第四,美国不注意市场变化,实际上近些年来小排量、省油是一个特点,但是通用没有做得很好,也没有说不做,是花了很多钱研究电动汽车,研究了很多年,只有100辆的样板车。所以节油各方面都有问题,让日本、韩国的小漂亮车占了便宜。如果不注意是存在问题的,大企业恰恰不容易调整结构,这和中小企业不一样。我刚才讲了90年代做纯电动,但没做成,实际上投资了数百亿都没有收回。

  第五,大企业和国企差不多,刚性福利成本过高。退休人员福利负担过重则直接将这个巨人推入无底洞。实际上新的公司合同,包括涨薪水、养老金、为工人子女上学提供补贴,实际上已经亏。通用已经亏了5年多,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

  我为什么讲这些东西呢?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必须注意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难处。第四个问题,因为今天在座的,或者说我们这次讨论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所以我觉得现在首先不是考虑做大问题,中小企业着重把企业做强。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企业群体,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大企业可以百年,中小企业是35年,中国是多少年呢?各领风骚3、5年,3、5年以后就倒闭了,这样下去中小企业是没有希望了,所以中小企业必须使自己首先是做强,不要老是想盲目的扩张。中小企业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产品、品牌和结构都比较单一,所以主业是比较突出的,大企业可能主业不突出了,混合经营,专业人员跟不上。

  第二,管理人员比较简单,中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更简单,但是要上市要转化成为股份公司,要有治理结构,但总体来说比较简单,不像跨国公司有总部,包括企业集团也存在问题。企业集团的总部和底下的企业关系没搞好。大家知道三九的赵总被抓起来判刑了,三九收购了100多家企业,赵总自己不知道有这么多家企业,然后亏了一百亿赵总也不知道,赵新先没有任何治理结构,是企业领袖,他自己说得算。其实合同都是赵新先签了,欠债也是欠到赵新先头上,但赵新先说自己不知道。总部关系没有处理好。

  中小企业也有很好的优势是容易调整结构,船小好掉头,大企业没有这个优势。还有,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创造自己的品牌,品牌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为什么一出问题就出很大的问题呢?没有自己的品牌,或者我们都用人家的品牌,包括珠三角的一些企业,最后订单没有了,什么都没有,是因为什么?人家不相信你的产品,与三无产品差不多,没有自己形成一个。形成一个品牌就是形成一个视野。麦当劳就是一个品牌,麦当劳有什么?不是就这么几块东西吗?全世界都有它的企业,中国都很大,楼上、楼下,国外都是一个小的M。但是人家创造出来了,所以中小企业要创造品牌。

  另外,中小企业不要盲目的扩张于兼并收购,尤其不要盲目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产业,这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大家讨论腾中收购悍马,看法不太一样,大家不知道腾中是什么企业,通过收购悍马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广告效应。美国都没把悍马做好,中国能搞好吗?这些人又不是做汽车的,所以这些问题都要注意。中小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自己的企业,而不是盲目追求把企业最大。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冯冠平:刚才曹教授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举了很多例子,但是有一点我做一点澄清,刚才讲到三九集团的赵新先,我这里再说明一下,赵新先现在已经在我们研究院担任中药中心的主任,昨天我还跟他见面呢。他是一个人才,在中药界有一种说法,是现代中药之父,这个人确实创造了很多奇迹。刚才曹教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例子。

  下面我们请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教授演讲,陈教授拥有16年中美两国金融实务的经验,在美国的国家发展研究有限公司兼美国雅兴公司担任投资顾问,陈教授组织开展了多项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的重大政策性研究课题,他撰写了多份执行报告,与中央部委和省政府接纳,并作为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下面请陈院长做报告。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