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6日A会场下午实录(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11  新浪财经

  李广新:大家好,这是我们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最后一场,希望我们的嘉宾分享他们的经验,使大家来了有所收获。现在开始教育、医疗产业分论坛,大家知道教育、医疗通常都是反周期的行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这两个行业的投资前景和潜力一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中国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资,这两个行业在国民经济支出的比例跟发达国家相差很大的距离,这是吸引众多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我们今天有五位嘉宾来到这里,这五位嘉宾都是从事多年这方面的投资。我是德丰杰龙脉中国创投基金执行董事的李广新。我们今天请的嘉宾分别是启明创投公司合伙人梁颖宇女士;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董事长蔡达建先生;百奥维达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先生;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投资总监丛宁女士;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的施毅先生。

  首先,我介绍一下去年国内在投资医疗、教育产业领域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先期的引导。关于教育和培育行业,中国有七八家公司在国外上市,我们把他们简单列了出来,关于生命科技行业中国有有几家公司,这是他们估价表现情况,这是中国各个行业在国外上市的各个子行业的情况,有服务,教育、培训工作行业都列了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医疗图里面有不同的分布,有IT行业,全面的比重,医疗行业比较小,跟广义的IT行业比起来,如果按服务行业来看,教育和培训同统计数量、统计金额来看占16—17%左右,这个是生命健康方面。我们也把它按照医疗软件、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和生物化学医疗的比重,这是去年的统计情况,我们展示给大家。

  教育和医疗行业的投资潜力,大家可以看到平均的每个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比如日本、香港、中国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跟日本有很大的差距。下面这个图表讲的是这几年我们国家到海外留学的增长情况,也表明中国不断的富裕,在教育上的投资增加得比较多。右边的图表给大家看一下,在医疗支出里面个人支出比较大。整个教育开支每年都是30%的增长,医疗占GDP的15%左右,这些都表明这两个行业投资潜力很大。

  前面的引导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这几张图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是外资创投投资项目的分析,并且这个项目的内资,现在大家比较关心创业板,在创业板上市的潜力怎么样,我想把这些问题留给嘉宾。我的开场白到这里,下面请我们的五位来宾把自己的投资心得做深入交流。

  梁颖宇: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跟大家谈医疗、教育投资。启明也是其中一个赞助商,我们启明管理的基金有5.2亿美元,去年我们还融入了一笔新的资金,我们投资主要医疗、教育、科技、清洁能源。三年多了,已经投了33家公司,大概有7家是医疗,我们医疗三亿投资医疗器材、药、服务等等。全国投了很多家,深圳这边也投了一家,就是国康。还有一些跟医疗有关联的项目等等,跟几个创投的企业一起投了项目。

  蔡达建:大家下午好,我们分论坛是健康和教育。大家知道最近国内股市走势比较出乎意料,去年3季度、4季度背景下,我相信很多人,很多专家特别是经济学家没有预测到今年上半年这样一个市场行情,可以说国内A股市场现在新能源的板块表现非常出色,我想这一次论坛也有关于新能源的分论坛,最近一段时间地产也在强劲反弹,地产和银行表现都很好。可以说教育和健康这个子行业反而在市场大幅度反弹时,不一定有突出表现。我说这些的意思是,要投资健康、教育还是需要很冷静的心态。当你面对其他行业时,要能真正专注到这个行业。这是我开场的体会。

  我们公司是国内的一家纯内资的基金,但是我们是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形成做投资的。我们着重的行业是健康医疗,在一些偏PE的子资金中也对其他的领域做一些投资,这个分论坛主要是谈健康和医疗方面的投资机会,大概四个方面,首先是健康医疗行业,面临这样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尽管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很大冲击,但是总是有这样一个共识,在中国整个社会还是非常和谐、稳定的,这也是社会经过30年的积累取得的最大进步。可以说现在各地政府创建和谐社会,是各地政府行政的核心诉求,怎样让各地的民众处在幸福指数中,感到生活比较开心。今年政府启动了新医改,因此健康医疗这个产业在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社会,年轻人很多,中国只生一个小孩的政策让中国在未来也会迅速的进入老龄社会,可能一个小家庭就要抚养4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带来健康方面的新的刚性需求,我们觉得大的环境方面,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处在非常好的发展阶段。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去年健康医疗产业在中国A股市场根据统计,它整个表现排在最前面,无论从净利润率还是股票表现,都是最好的。现在政府在金融危机下,也把健康医疗的产业作为我们提振内需的一个重点,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工业产值还是实现了25.7%的增长,这个是在去年大的波动背景下很难得的,健康产业是很典型的抗周期行业。抗周期行业需要我们投资,刚才我提到了需要持续和耐心。

  第三个问题,这个行业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我们简单做了一个细分。其实因健康医疗行业有很多分支,大的包括医药保健、医药服务,再分的还可以更喜,中药、西药、保健品、特殊的化妆品等等,在细分之下,虽然现在大家很重视、看重这个行业,但是以我们投资在这个领域的体会,并不是所有的细分都适合这种风险投资,或者这种社会资本进入的,总体来讲,中国健康医疗行业还是一个受到相当多管制或者壁垒的行业。

  在这么多的行业中,到底怎么选择?首先要研究这些细分行业,在细分行业中,首先能够发现这些具有持续地研发能力,或者具有模式创新的企业。在细分行业中,一些市场化程度也决定了资本的趋向。我们的体会目前在服务领域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在制药、保健、健康体检这些领域相对来说有比较好的机会。医疗服务有一些边缘性的可能比较市场化。你在这个行业的选择,尽管壁垒很高,很管制性的细分行业看起来利润更高,但是可能并不是很适合我们投资。因为它可能面临更多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第三个,我们对这些企业投资了以后,需要跟企业一起,真正培育这些目标企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包括前面一开始提到的需要有很好的持续研发能力,和一开始所确立的模式创新。

  第四个,如果你在这个行业的积累,通过大量的投资,可以实现资源的协同效应,会实现上下游的互动,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五个,需要合理制定我们所投目标企业资本发展的规划。也就是说,你还是要很好的利用各种形势的资本,包括对资本市场的运用,整个计划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

  我们公司01年成立,特别是01年—05年之间国内市场非常低迷,我们也在06年国内市场复苏以后开始大规模在健康医疗行业进行投资,积累了一定经验。03年开始我们就做这样一个行业研究,05年、06年形成了这样一些投资。应该说这个过程还是非常艰辛,需要很长时间的铺垫和积累,我们也通过这几年的时间培养了自己的一支团队,可以说为未来几年在健康医疗领域实现更好的投资打下了一个基础。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李广新:谢谢蔡总,下面请杨志先生谈一下他的体会。

  杨志:各位来宾,大家好!虽然这是最后一个议题,但是来的人很多,我想问一下在座的从事医疗行业或者想要做医疗行业的人有多少,看来非常少,想做教育的有多少,也很少。有60%的人既不喜欢教育也不喜欢医疗,那你们关心什么,只是关心投资,那我们在台上可以继续讲下来。

  有几种讲法,一种从大讲到小,一种从小讲到大,因为涉及到金融危机,我从大往下讲。我先讲一讲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投资生命科学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投资制药、医疗仪器、医院、工业生物学、和环保相关的一些企业。我们投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基金和其他共同投资人的基金,投资和扶持成为中国领军企业的潜质企业。大家要想了解我们公司可以上我们的网站。

  按照今天的课题,我稍微说两句,一个是金融危机的问题,一个是医疗行业投资的问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