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6日A会场下午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11  新浪财经

  今天我们来谈能源话题,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重、巨大的话题,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能处理很好的问题,这已经变成了国家策略,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牵扯到人类未来生存状况的问题。我们主要着手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到未来新能源领域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也希望在下面的谈话中,大家都有互动性的交流。谢谢!

  王一军:谢谢叶总的发言,下面有请凯旋创投基金副总裁陶冶先生,陶冶先生进入创投企业以来一直专注于高技术领域的投资,目前专注于寻找创新科技、媒体、无限服务、清洁环保的投资机会,欢迎陶先生!

  陶冶:今天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所以我想把更多的机会留到下半段的互动环节,我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关注的方向,更多在能源环保这一块。

  我们公司的名字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因为这个基金刚成立不到一年,我们也是在中国的美元基金,现在管理2亿美元的基本,这是我们第一期资金,我们的团队包括资深的,我们成功带了5家公司到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平均的投资资力都超过了10年,像中国最成功的软银的合伙人组成的团队。我们成功的投资案例包括了在互联网IT领域、教育领域的公司,像盛大的游戏网络、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亚信等等,都是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公司,我们对国际的资本市场运作和扶持一些快速成长性的公司在高速成长阶段的一个战略上的帮助还是很有经验的。目前我们关注的领域主要是三方面:

  第一,节能环保,我们可能看的东西更多地是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清洁技术节能减排领域的运用。

  第二,高科技,包括半导体芯片到最终的服务和运用。

  第三,我们比较看好中国的零售渠道和媒体,我们也做了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具体讲到节能环保领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能跟美国现在主流的清洁技术基金投的有所区别,比如美国可能会看很多前瞻性。五年、十年以后能大规模的产业化的东西,像蜡笔材料、清洁电池这些东西。这些在中国走的路比较长一些,我们比较关注服务型的项目,还有中国特色的变废为宝的项目和循环经济相关的项目,我们也做了措施,包括三废的处理,包括半导体照明,整个产业链,从芯片到封装到最后的应用,我们都做了一些投资。五

  我们的观点就是在节能环保领域,中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非常好的中国特色的企业在国际的资本市场会有非常好的表现,未来我们还是会加强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也希望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企业和创业家交流。谢谢大家!

  王一军:谢谢,刚才我们台上的嘉宾做了发言,我想台下的嘉宾有很多问题想和台上的嘉宾交流,下面我们进入本次论坛的互动交流阶段。

  问:您好,我是不陕西新能源公司的。刚才听了几位嘉宾介绍太阳能,因为我们也是做太阳能的,我觉得太阳能分为观点系统和光热系统两块,我觉得风险投资家关注的光电系统,其实光电系统成本很高,运用不是很容易,其实中国的光电系统走在世界前面,我们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不明白为什么各位专家没有提到这个领域。

  第二,我想问一下宋总和叶总,对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你是怎么看的?对于太阳能集中供暖这一块,其实市场需求很大,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太多产品推出来,你对市场是怎么看的?谢谢!

  宋安澜:我先说一下光热、光电说法,其实我们对光热也很看中,实际上太阳能由光转化为电,还有一种是由热转化为电,有一部分热也是可以转化为电的,我们现在投的一家公司,能够把光,光也有很多波段有不同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宽的光,其实这个也可以产生电。你说的热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这个热如果不导出去的话,光电池的效率要降低,我们也看到混合系统,反正爱过去,将来要加热,我们对这方面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不是有点浅,我想叶总这边肯定有很多经验。

  叶东:我们投太阳能之前其实看得就是光热,因为光热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我们一直想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投入。在2002、2003年之前,太阳能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光热未成风气,特别是在农村广大地区,中小城市,大家楼上都挂着热水器,其实在中国的热水器的生产已经占到世界差不多90%的市场,也出现了几个大的企业,像光明、太阳雨、清华阳光,这些技术都是接二官的技术,由清华阳光把种子洒下,这些企业某种意义上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大家都可以做。现在太阳能、光热这一块的市场大大小小已经有几千家了,基本上第一比较分散,第二规模不是很大,而且分销体系很混乱。特别是中小城市,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广告在路边,并没有专业的公司、行销团队经验把团队整合起来。从风险投资来看,现在还有一些机构在看其他的东西,我也跟业内的一两个知名的CEO探讨过光热问题,他们也在开始进入。也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到一个小区的层面,集中的供热层面,这里面还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因为居住环境、小区管理、费用如何支出、如何计算还有一些东西,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是比太阳能发电更实际的一个市场。

  赵勇:从光热来看,中国的光热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了,没有政府补贴靠民间自发的巨大市场,过去光热在中高温运用更大。我们在美国投了一家公司,他们是做光热发电的,他们也是用潮湿来发热的,也有非常多应用。

  问:我们也是做太阳能光热发电新技术转化的,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各位,最近奥巴马刚刚公布了新的能源政策,说得稍微渲染一点,非常划时代,而且又在扮演引导世界潮流的角色。这里面主要涉及了新能源政策,一个是超导传输信号,还有一个新能源技术的投入。我问两个问题,一是政策的可执行性的预计有多长时间,可执行的深度如何?第二,结合中国产业的发展,美国做的哪些可再生能源和电业的升级换代中有一些产品适合中国的企业介入?

  陶冶:清洁能源美国落后了几年,现在国家政策上在追,包括追欧洲和亚洲国家,我想整个清洁技术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政策主导。我们说到风能、太阳能,都是严重依赖于政府的补贴,政府的政策当然是好事,要到最后的执行阶段还要依仗很多工业的支持和各个州政府的支持,这个我们还要拭目以待,现在它也在跟加州密切合作。我相信他们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另外,谈到了几个重要的政策侧重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智能电网的开发,这方面中国有很大的潜在运用空间,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在这个行业做一些应用,包括智能电表、智能负债平衡,有针对中断客户的应用和产品,有针对大型电网的产品和技术,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关注,不一定非要应用美国的技术,也有可能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我相信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叶东:奥巴马的事情弄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美国确实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掌握话语权是很应当的,它某种意义上给全世界的人民提供了表率作用,大家看美国在能源态度上分析现在的状况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里,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京都意向书,京都意向书美国一直没有签字,作为一个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美国消耗7%的世界能源。他作为民主党上台以后跟共和党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民主党上台以后,奥巴马提出这种策略理所应当,共和党包括希拉里也做演讲。我记得很清楚,2005年12月份开这个会议,当时他还没有宣布竞选总统,他说美国要向中国学习如何制定能源和环境策略。从这个意义来讲,美国的带头作用非常理所应当,作为中国来讲是一个更大体量的市场,和发挥更多作用的国家。某种意义上,美国叫好,中国叫座,票房价可能更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在新能源制定上比美国还要详细,包括排污权、化学物的排放,20%的能源节省、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所有排放物很详细地制定,能源局的成立,环保局变成了环保部,所有这些政策都是一脉相承的,在未来的市场机会中会扮演更大的作用。只不过现在中国美国那么大的话语权。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