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6日B会场上午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07  新浪财经

  大家看过我的题目,我的题目是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这代表了我的心态。创业也好、投资也好,还是从事任何一件工作也好,我认为都在顺势而为。今天对风险投资有一个感受就是明了自己的趋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我看待资本市场的心态。今天对于整个经济活动而言,政府要扮演政府的角色,像国家推经济转型,推创新型城市,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开放,推动创业板,推动民间的活动。交易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更好的交易平台和投资环境。投资者对给他钱的投资者负责,企业家和创业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依据对某一个行业的了解、依据某一个行业的熟悉,能将这个产业理解得最深的人,做得最好的人。如果用两个字表达创业者和资本市场的关系,我觉得就是双赢。这是双赢的关系,谁离不开谁。资本获取商机,获取资本的增值,企业寻找商机,寻求企业发展壮大;资本与企业需要共同把握趋势,顺势而为,实现供应。就像谈恋爱一样,双方对这个看法一致就可以走到一起,在这个过程里面,华康是我第二次创业,之前我一直在境外的保险公司里面超过十年以上,我觉得看待创业和投资人的关系是双赢的关系。

  既然是商业行为用商业行为办事情,不要对创业者和投资市场趋于太高的期望,我觉得每个人了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个事情就会比较顺利。

  我是这么看待风险投资和企业的关系。经过2006年或者第一轮投资以后,2007年底或者第二轮都是,三年时间里面和风险投资VC/PE合作的经历,也想和大家做一个分享。还是回到我的题目,而我自己对道教和禅宗感兴趣有关,既然是双赢关系,既然是商业行为,企业和资本应该互相理解这个趋势,理解这个趋势是我们合作的基础,是一切行为展开的原因,没有基础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在这个过程里面,企业和市场形成一个团队,团队里面有人出钱,有人出时间和经历,共同开发产业。大家共同把握行业的动向,共同面对遇到的问题,共同思考我们未来的趋势。

  过去的三年里面,我的两个投资方,和我们合作受益匪浅。在保险公司的经验里面,对大层次的建立有很多的理解,我去过很多的企业家论坛和投资论坛,我发现每次都很孤单,因为今天中国绝大部分的创业型企业以技术行业为主T&T行业居多,过去的时间里面,投资者对于上市的研判,对于审计的处理和规划,对于公司未来,尤其公司的并购行为,以前我很少参与保险公司的并购,在华康当中收购了5家同行公司,对研判、估值,投资公司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同时给了我们帮助公司建立得怎么样,通过资本市场帮助企业并购市场,做资本市场的规划,这是过去几年里面,投资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里面,一个企业遇到困难,遇到问题是必然的,我个人是这么看待创业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开始的动力是模式,我们企业是新的保险和销售模式,这是最开始的发展动力和引擎,或者创业者个人的梦想。第二个阶段,当这个模式在中国出现,很多人就会模仿你,一个模式是不能保证企业成功的,当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当管理人员的梯队完善的时候,团队是第一位的。第三阶段管理是第一位的,拿到资金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做下去,因为团队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或者说效率变得很底下。到中层的时候,企业家综合管理的敏感度越来越重要,选人看人的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和政府协调的能力,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或者本人处理各种投诉、纠纷的时候,情商的稳定程度,搭建公司部门的时候的能力,更换重要管理干部的时候,非常懂得高管的调整,还是做得非常僵硬。我知道越到后面,反而是管理性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内在、凝聚和敏感,前期谁的创业好谁是优势,第二个阶段谁能拿到钱谁是优势,第三阶段谁的速度快,是有优势,当大家都很拼命的时候,哪个团队里面的分工、协作、组织、管理,我身在金融行业,对于组织的分工、权限的划分,办事流程的梳理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我对企业的理解,当大家没有看到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你的优势,当别人看到你先行动就是优势,你别人都有模式,谁先拿到资金谁是优势。都拿到资金,谁的速度快谁就是优势。大家都拼命了,谁的团队和谐谁就有优势。华康从零开始,今年的销售优势突破4个亿,保费收入突破10个亿,这是我们的感受。当企业经过创业阶段的时候,最终依赖的不是创业者的梦想,不是投资者的基金,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管理、分工、协调、减少战略决策失误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谈到和资本市场合作了三年我的创业心得,我非常认同刚才宜搜的汪总的感受,我觉得在中国当前的市场里面,我个人认为企业家也好,投资者也好,第一件事情还是看清形势。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分歧,因为看法不同因为对未来的预测不一样,大家对市场的趋势、看法是一致的,很多观念最终可以解决。但是趋势里面,中国走上现代化的过程里面,资本市场逐渐兴起的过程中、政府、交易所、投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角色,大家相互依存,有自己的原理。看清这样的趋势,我们进行商业行为和合作,每个人尊重我们正在做这件事的趋势,尊重对方的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最符合我们的商业行为规律,也是最符合我们走到一起开发产业的初衷和缘由。

  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全球不会有哪一个国家的创业者像中国的创业者那么幸福,因为我们身来就有这样的市场。投资者也一样,因为每一个商业模式,成熟的市场会催生出很多优秀的企业。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事情,才得把握好,不会被一时的看法形成分歧。

  以上研究三个问题,华康做什么,我怎么看待与风险投资的关系,还有寻找资金的三年到公司成立的三年,六年间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各位!

  屈卫东:感谢汪振武先生精彩演讲,刚才我介绍了台上的嘉宾,我简单对我们的基金做一个介绍。我来自蓝驰创投,我叫屈卫东。蓝驰创投是一个有十几年历史的美元基金,我们基金的前身叫诺基亚风险投资伙伴,在04年更名成蓝驰创投,是单一的全球基金,总部在美国的硅谷,在欧洲的芬兰、印度的孟买、韩国的首尔,中国的上海和北京设有分支,目前管理着13亿美金。

  蓝驰创投专注于T&T项目,就是像互联网、新媒体、无线应用、消费服务、清洁能源等等早期的投资,我们一般是VC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就是早中期,投资金额从100万美金到1000万美金,也希望今后能够和在座的企业家能有合作。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陆陆续续投了十年公司,像互联网的PPLive,还有手机的掌中无线,卫星电视芯片的中天联科,还有中高端健身媒体广告的活跃传媒等等,都是在各自领域比较领先的企业。

  我们第一个环节倾听了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进入互动的环节。首先我有一两个问题请教台上的嘉宾,然后请台下的各位来宾准备你们关心的问题,待会可以就你关心的问题向台上具体某一个嘉宾或者台上的每一位嘉宾回答,准备一两个问题。

  首先我想在座的三位创业者和CEO,你们成功拿到风险投资的基金,为什么在竞争的环境中,你可以拿到风险投资的资金,你的竞争对手没有拿到,在与风投交流、融资的过程中,讲讲你们的故事,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台下的企业家和来宾分享。

  俞振华:普能公司也是两轮融资,第一次得到天使投资者的支持,第二轮是VC投的,包括德丰杰,德通资本等三家共同,有1100万美金的融资额。能够得到风险投资的原因,应该从三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本身是行业潜在的发展空间,找准行业的发展机会,这是风险投资关注的点。未来这个行业是不是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包括面向的细分领域,是不是能够让公司得到较高的回报,市场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得到客户的确认。普能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朝阳行业,对于电力还说是解决技术。我们在融资过程中看到很多问题,当时在谈的时候,从大的行业形式来看,是很不错的行业前景,新能源、电力等核心技术,具体到产品的技术水平能够相匹配,进入哪个细分领域、细分市场,其实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和市场都有进入壁垒和难度,如果看不透就会出问题。当时做储能的公司很多,储能公司谈风险投资的时候有很多挑战和问题,因为这个行业本身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会加大风险投资对这个行业、公司未来的看法。真正对细分客户的基础上,让客户与它真正匹配,这是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点就是团队,风险投资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人,团队对他们都是最大的因素,包括团队的道德、领导力,包括团队的组成,能不能覆盖到成功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是否具备,要么团队是不是看到自己的短处,集中方案去解决。对团队自我的认识,我觉得是得到风险投资未来认识的和关键的步骤。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