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6月6日B会场上午实录(10)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 23:07  新浪财经

  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在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求,要求董事会下社审计委员会、强化独立董事职责,并明确控股股东责任。发行人应当保持业务、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的持续稳定,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发行人应该资产完整业务计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配套规则,围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在发行监管方面还将颁布以下配套规则:

  第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系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条件,创业板申请准文件准则本着简化有效的原则,建立各方各负其则。

  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突出创业企业的特点,强化成长型的有关内容。

  3、修改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在现有保荐制度下,针对创业板特点强化保荐人在禁止调查等方面的抓也责任。

  4、修改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2009年4月17日发布乐观修改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决议,由35名委员组成;

  深交所在昨天,又一次感到了深圳人的速度,4号下午我们和深交所开封闭会议,5号下午股票上市规则已经出来了,深圳速度非常之快。

  十年磨一剑,深圳创业板市场即将正式推出,确实来之不易,如上所述,创业板市场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同时积极储备创业板市场业务的人才。我的创业板实录马上发行。

  如何备战创业板,团队,团队,还是团队!

  隆武华:感谢关律师演讲,他提醒大家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创业板的相关文件,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对于在座准备上市的企业更是如此,不是说规则没明白,就开始做事了。

  最后有请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周可君,再一次从券商的角度看怎么备战创业板。大家欢迎!

  周可君:谢谢各位!刚才关律师讲备战创业板,创业板实务工作已经做了一年,从2008年3月份第一次首发办法公布,到现在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把实际工作中的心得、想法和各位分享。

  第一,刚才王教授讲的很多,创业板的筹建动因,我初步想有两点。当时98、99年的高新技术融资困境,那时候还是网络热。

  第二,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源于战略提出创业板,创业板从98提出,我们预计第一批在10月份以后挂牌。这里面存在创业板的筹建和探索过程,是长时间的妥协和摸索过程。从科技部的意愿想做成高科技板,98年《公司法》修订的时候,高新技术板块可以在深交所设立,不管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的企业也可以上创业板,这实际上是一个折中的方案。

  第二是不是设置认证门槛,类似于双高认证的机构,对所有的公司筛选,第三是不是要立一个标准,人员的选聘和发行标准,是另立还是重新修订。创业板是小小板不是中小板,我们也在摸索中前进。

  创业板从技术上讲没有任何问题,从香港的创业板和台湾的柜台交易,大中华区看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技术以外的因素导致筹建时间比较难。时间比较久,一直到现在。我想和各位介绍的是,现在开会说这件事情,第一批公司的开立有很长的时间,现在有一些文件没有发布,像申请文件怎么做,招股书怎么做,还有发审委现在是各个机构把发审会的人员名单报到会里,还有斟酌、公示的过程,还有培训的过程,所以创业板发审委现在没有到位。未来要走的路,包括证监会现在我们还是做这个工作是非公布,但发行二部的人员配置,包括人员的定编工作没有做完,对深交所和合格投资人的规范,包括保荐代表人,目前来看这个文件都没有发布。

  这是最近要做的工作,待会和大家简单介绍创业板的规则。我们记规则是目前的暂行规定。创业板运行半年、一年的工夫,对很多法律架构有一些修订,像微软的软件一样,经常要做一些补丁。

  创业板的发行条件一个是发行主体,还有最近两年董监高不能变更。还有募集资金只能用于主营业务,这是发行条件的要求。我和各位比较一下,和现在的主板、中小板块是主板组成部分,和大家有一个主要的区别有这么几条。

  一个是股本的条件,还有财务指标的条件。从严的有两条,创业板企业只能做一块业务,还有募集资金应该用于主营业务,主板是原则上应当,主板比较宽松,主营业务的相关业务也可以。放宽的比较多,无形资产的比重,发行的市盈率比中小板高一些,对中介机构有帮助,当年净利润业务下滑50%,过去主板对发行人的董事向全体投资者道歉,这一点取消了。第四是主营业务,这里面规定两年之后主营业务和董监高不发生变化就可以。

  这里面有一个特点,创业板的条件还是太高了,我作为实务人不这么看。创业板门槛比较适度,我们不是集合赛,而是选美制,比条件好几倍的公司也不能上创业板,符合创业板是上万家,一年最多上一百家,于是我们真正是选美,是迎合监管层对设立的理念。我们归纳成两个方面,交易所经常两高六星,包括新经济、新材料。还有传统做生意做了改变,两类企业中和行业没有关系,这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程度过快,必须在高成长阶段上创业板。还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这些企业和行业没有关系,所以传统的活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原来储备企业的时候也有误区,原来想做高科技技术企业,现在是高成长,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新技术的行业,只要有创新的模式,和过去中小板的理念都可以准备做创业板。

  创新型企业我在想,创业板的设立对中国大量的创新型上市成为可能,这些企业过去都是经营得比较好的战略,战略性的资源流到海外,一类是IT,一类是连锁经营,一类是虚拟经营,比如像美特斯邦威,李宁服饰,是轻资产,产业链整合功能。第四我还没有总结出来的模式,比如信心信号的落地权,收益分成得新模式,将来都有可能在创业板出现。我们天天和证监会打交道,从实务角度看比较稳定,所以前30-50家的创业板企业肯定是小小板的概念,比现在的中小板规模小一点,但经营非常稳健的是上第一批创业板。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创业板企业成为创业企业上市的乐土。

  最后,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做创业板上市过程中的主要考虑。第一点,不要拿着基本的标杆衡量这个公司能不能上市,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中介机构要考虑成本,监管机构也要考虑第一批推的上市比较稳健,成长不出问题。第三还要平衡投资者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系,所以第一批企业比较稳健,是小小板企业。

  第二,新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奇特,我们需要用大量的工夫与监管机构、证监会审核人员解释,这种商业模式的风险、成长、募集资金为什么这样投,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对创业企业、对创业板的上市抱有良好的乐观态度,虽然现在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希望各个企业、创投企业摈弃浮躁心态,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一旦创业板发行以后,首批给资本市场贡献比较好的企业,谢谢大家!

  隆武华:感谢周总美好的祝愿!现在还有十分钟时间留给大家做互动,我作为主持人不回答问题,其他六位嘉宾可以回答大家的问题。

  提问:目前有很多创业板,目前只有纳斯达克是唯一成功的一个,你们看来如何确保中国的创业板能够取得成功而不失败呢?

  曹凤歧:创业板成功的例子不是太多,不说明中国创业板不能成功。中国创业板要成功,我刚才讲了必须要制度创新。关键在于创业板真正能够解决企业融资的需要,而且更多的中小企业的需要,这是第一。

  第二,创业板市场是向前看的市场,对企业上市的时候,如果要求过严,那是不可以的。刚才那位先生又讲,一年上一百家,开创业板干什么呀?中小板不是一年可以上一百家吗?前几次开会议的时候,科技部长徐冠华说,科技部所管的12万家需要上市,按照这个速度根本上不了,所以要给企业创造条件、创造渠道,我们要解决质量问题,所以在保荐人制度、信息披露、退出制度加强就可以了。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