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如何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实录(8)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17:19  新浪财经

  梁伯强:说到本质就是老板文化,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公司。所以老板做人做好了,你这种人格魅力,你这种思想,这种行为得到了员工的认同,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用行动感染每一个社会。所以归根到底,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我是这样去理解的。讲起来是很荒唐,什么叫企业文化,包括我们公司,有很多人进来都表扬我们公司,你们公司企业文化搞得真好,又有企业文化的刊物,墙上又有标语,我认为这是荒唐。贴在墙上的不是企业文化,叫企业文字,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融入到每个员工的血液当中,已经转化为行动力。这是企业文化。

  梁冬:你怎么总结你公司的企业文化的?

  梁伯强:很长。我有几本书,叫《小气之王》,《非常小气的魔法之本》,《小气之道》,都是总结我们企业的文化的,不贵,20多块钱一本。

  关振忠:梁总这个人很风趣,我们两个人做的产品主流上还很接近,把五金的东西做成一种文化也好,我们把一种名片送到全球各地去。他卖的是一种文化,我们卖的是比较实用性的产品,安全、可靠,不出故障,可能追求的风格不一样。这样的话,我刚刚讲,可能我们两个企业有很相近的地方,在某一个细化的领域里都做到全球有地位的企业。比如我们这个企业做到全球30%-40%以后,基本上碰到一个天花板效应。无非是我们一年赚三五千万,企业有三五个亿的销售额,这个需要工艺的积累,不是给钱就能做到的。需要一点点时间,文化,还有研发团队的人。梁总也碰到这个问题,在指甲钳的利润上,他觉得现在的发展无非是用小的资本,不需要银行的资本,不需要资本市场的资本,也能慢慢地发展。这个指甲钳我没有用过,他实际也有一个空间,就是这个空间你发力够不够,因为我用的一个指甲钳都是一百多块钱以上。我在德国市场看的OEM往往是双立人这种,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里面,它的销售额比梁总大四到五倍,如果进入这样一个市场的话,资本也不够用了,文化可能也不够用了。到底指甲钳市场要走到多高的境界?起码要做到全球的老大。不仅在数量上,要在销售额,甚至品牌、品质上。所以资本市场某一阶段来看,对你的目标满足了,你不需要它,我个人感觉,它现在可能是全世界第三位,中国应该是指甲钳做到最大的了。

  我们讲了,在一个产业中进入前三名已经是比较难的事情,但是如果再往上走,跟第一之间有多大差距不知道。跟第一可能有五倍的差距,这个差距还是要奋发去追赶的。我们每年可以从1亿跳到1.5亿,从1.5亿跳到2亿,可能他跟他的目标和距离还很大,他认为德国双立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所以不想再追了,所以你要有阶段性的需求。刚才有一个银行讲了,资本是逐渐建立关系,当你要发展的时候,你已经熟门熟路了。我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钱,我今天来听的时候,可能关总发展其他项目的时候还是要银行的,我们可能动作几千万的项目还是可以,如果动用上亿的项目还是不够的。等一下我也要走了,可能假期也到了,大家追求一种休闲生活,把休闲生活和赚钱生活合为一体的美满生活,这是完全合理的事情。这个阶段可能三五个亿还不需要资本,还不需要资本的重大变革的时候,感觉这个钱还不是很,很注重企业的品牌和文化。企业有一驾马车是血液流和资金流,你可能现在挺舒服,一年一两千万,但不会是真正很大的企业。所以资本市场,我的感受是要资本市场输入血液,因为我们做其他项目的时候有一些想法,包括服务业。我们叫收音机行业,全世界的老大是IBM。美国一个企业只用15年时间就做到400亿人民币,中国最大的企业才做到5000万人民币。没有资本市场,没有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绝对不会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谢谢大家!

  吴伯凡:如何拿到入场券,拿到入场券以后怎么办?很多企业家有这种感觉,企业没钱的时候很难,但是知道怎么去做。我们有一家国内很著名的软件公司,他上市以后,他不知道把这些钱用在哪儿,最后买国库券,被捅出来了,有时候融资是一种能力,最重要的是你有怎么花钱的能力,如果没有的话,你融了资可能是一个麻烦,可能是多余的钱做多余的事。

  梁冬:大家对今天的话题,表面上看谈得比较开,有心的人会从不同的方面获得很多的启发。在今天的话题结束之前,有没有想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没有的话现场朋友还有问题吗?

  陈思:我刚才听梁先生的话题,很有感触。实际上我们企业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或者并不知道自己在花时间、力气面对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追求的是什么,这恰恰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东西。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拥有的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厂房,我们的库存,我们的团队。但实际上这些东西资本市场并不是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说一个市场领域站得住脚,至少有两样东西,第一样东西是拥有一群客户。你对某一群客户在某一个领域的需求把握得特别准,细分得特别到位。把需求抓得准,也就有了这些忠诚客户,说白了就是品牌,就是你拥有一群客户对你的忠诚。在某个领域,想到一个东西,第一想到的就是你的东西。第二样东西,可能是已经拥有了。因为在国外,经常看报纸,这上面也经常说到一双鞋卖多少钱,物流是多少钱,美国的耐克多少多少钱,说白了为什么他们能有这么多钱?一个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恨不得把钱赶紧投给他,天天忽悠一下,天天想让他接受一下投资,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企业有一个流程,从产品的设计,梁伯强拥有的流程很可能是一个加盟商给他五万块钱,能让你每个月赚两万,我有这样一个流程,给你整套运作体系,让有一定经营头脑的人,拿五万块钱过来,我可以让你每个月赚两三万,我觉得一个企业拥有这样一个流程,这样一个体系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大家感兴趣的,这个也是特别容易形成竞争壁垒的。今天听梁先生的话我就特别感触。

  梁冬:今天总体来说远超于我个人的预期,我以前以为跟吴伯凡搞一个类似婚礼一样的事情,没想到聊着聊着很深刻。尤其是梁先生,我们在北京看到各种人,做投资的人比较多,做融资的人很多,不想要钱,自己活得很自在,自己很舒服,也不招摇,这种人在广东比较多,这种人恰好是在商业上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人。如果中国要再上一个台阶,其实是靠这种人来推动的。对不起,也许话不礼貌,反过来看,最后又赢得了投资者的关注,最后投资者反而是喜欢这种人。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值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的,我希望这种精神变成整个未来,不仅仅是华南地区,变成整个中国企业家的精神,这是非常好的。谢谢!

  吴伯凡:我们今天从融资讲到品牌,从资本的层面到运营的层面,里面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品牌”。我们过去单一的理解品牌,就是消费者品牌,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第一次接受国外那种新的品牌理念的洗礼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记得有一段话,这段话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会上我们再把它重复一遍,更有一番新的定位。这个话是什么呢?可口可乐全世界的工厂一夜之间全部被火烧掉了,但是烧不掉的东西就是可口可乐的品牌。为什么?第二天照样有供应商给它供货,照样有银行给他贷款,照样有经销商到他这里订货,最重要是有很多人仍然知道可口可乐的味道,不仅是一种饮料,而是喝到面兹兹的爆裂的感觉。所以首先提到的还不是客户对他的忠诚,对他的信任,而是对银行,供应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来帮你搭台,而不是拆台,这就是品牌。所以我们今天,中小企业如何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实际上是如何在投资者那里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你的信用记录,你的经营风格,你的公司文化,你的人品、产品,还有很多很多会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种总体瞬间不多加思考,瞬间就能判断的这种印象,那就是你的品牌。而真正的投资者,老到的投资者看到的不是那些财务报表,而是在瞬间会聚的那一点感觉,那就是品牌,那就是入场券。

  梁冬: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