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如何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17:19  新浪财经

  在某些行业里面,尤其一些高科技的行业或者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业里面可能存在问题。高科技行业里面,研发的投资和前期的市场投入是非常大的。还有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的时候,他对流动资金要求比较多。比如说我前天去看了一家公司,去年拿到的合同金额4.2亿,但是因为是政府工程,政府工程的回款期是非常长的,这样的话它的流动资金非常紧缺。现在虽然说很多银行都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但是往往银行还是需要大家的抵押,或者大家有一些担保才能贷到款,我们比较现实的途径就是股权融资,就是你出让一定的股份,像风险投资机构,或者PE机构来进行股权融资。

  每一个风险投资者来问你的时候,就会问你去年利润多少,假设你盈利了,刚才那位先生讲的我要融资一千万到五千万,比如你去年营业额是三千万,按照常规来说,风险投资都会投两倍数的PE,超过10倍的PE是不会投的,8倍PE就是我们的上限了。比如去年的我投2400给你,投10%的股份,如果从风险投资和PE的观念来讲。我想陈总可以谈谈你们融资的经验。

  陈思:非常感谢大家!我觉得今天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大家发现没有?今天大部分的时间是中小企业在学习资本市场的角度,从他们的市场来看。因为大家做企业都很多年了,做企业的人几乎是花了全部时间和精力在研究两个东西:一个是消费者,第二个是竞争对手。我们花了所有时间在研究这两个人,但是我们很少研究在我们融资上真正带来融资的便利的投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把他们像消费者一样去研究,也就是他们恐惧什么,希望什么。像我们研究消费者,研究竞争对手专注去研究的时候,其实投资人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候他的眼光很苛刻,他提的一些条款听都没有听说过,很多投资人是家族经营,他们把几百年资本运作的经验积累下来成为一个信条,如果框住了,他不投,不投你的同时,自己要扪心自问。我刚刚听了梁伯强先生说的一番话,我很有感触。实际上融资的时候,最佳的融资阶段,我们在2005年,这一波互联网冬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有了相当丰厚的投资,在日本、新加坡,都有几家投资人。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人给我打电话,希望进行投资。原因很简单,跟梁伯强一样,当你这个生意做到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融资,也可以不融资。你融资不是为了活下去,竞争对手还会追赶,你的团队还会追赶,把你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也好,还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有选择的自由这是第一个阶段。大家对服务业增值性成长很高,很多人说你们是服务型的企业,但是很有意思,因为我这个行业竞争对手也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竞争对手拿不到钱,很多时候经营得很困难。再怎么好,你把它细分到这个生意的状况来看,就像梁先生说的一样,你只有在你的这个领域里面成为霸主,成为第一名,才有可能吸引到投资人的眼光,你才会有选择的自由。所以霸主和第一名听起来很容易实现,但是要付的薪水每个企业都很清楚。刚才谈到高科技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研发,这可能需要跟大家澄清一下,互联网公司其实是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所有优势都在各种产品,各种服务上面,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厂房,没有存货,但是在研发上面确实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但是在融资的阶段,因为我也不是第一次做互联网这个生意。在互联网阶段里面,如果你跟投资人谈,你这个时候要借钱,甚至于研发还没有搞清楚,需要这个钱来做案例,可能三五个月就出来,没有人投你。这个时候你能够把案例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尽快做出商业化的产品,如果不能不要往下想。如果把案例做到某个阶段,能够证明这个商业模式的存在,你能够走到什么样的状态,这是一个合适的时间。从2005年拿到投资,到今天再融资的领域里面,相对还是有选择的自由。我想很重要的是我们在研究消费者,我们也在研究投资人。在研究的同时,我们在不适合的阶段,把这个时间节约下来,不停地去专注,这是非常重要的。

  刘炜:刚才说下雨天收伞,不下雨打伞,因为钱不是我们自己的,钱是大家的,如果说每个银行什么钱都敢投,劝大家千万不要把钱存到这个银行里去,因为风险太高。刚才几位老总介绍的风险偏好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三不投”:第一是没有诚信的企业,不管是老板还是企业,如果有不良的诚信记录,银行肯定是不会考虑的。第二是目光太远大的企业。比如有一些企业经常说一些宏伟的目标,这些企业我们一般不敢再有第二次了,因为我们不知道钱借出去以后他们会怎么样,这个是保证大家存款的安全,所以这个也请大家理解我们银行。第三就是梁总提到的企业不缺钱,为什么还需要银行。跟银行打交道,第一个是信用记录,不管是上市还是将来的发展,你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就是银行的贷款是一个储备,是冬天的粮草,你随时可以从银行获得这个储备。谢谢大家!

  梁冬:其实我们想听一下现场各位朋友,比如说像刚才宁波深圳银行的朋友,非常想跟大家分享。现场的朋友,如果有在融资或者投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想和其他朋友分享?

  嘉宾:大家好!我不是企业代表,但是我是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我是深圳市国际配送协会的秘书长,我是徐川,刚才宁波银行也是我们的伙伴,我第一个头衔是广东省物流协会供应链主任,提到中小企业如何融资的问题,作为行业协会来说天天在谈这个事,金融危机对我们物流业冲击很大,整个深圳市物流业的增加值是六百多亿,占深圳GDP的9.6%,基本上跟金融业是差不多的水准。第一是高新科技,第二是物流,第三是文化产业。说点题外话,我本人是梁冬的粉丝,当年你的娱乐串串秀,你消失了几年之后,就追谁去了,你的幕后,去上海了,我们追他的博客去了,在融资的问题上又见到了吴伯凡主编。我想请教一下各位,我们物流企业是服务业,也是一个轻资产的企业,有一些工具,比如有一些国营企业,有一些物流地产商,我们福田保税区的物流企业,多的有10多万的物流仓库,本土的企业做物流地产的有,但是很少。创新的有没有?有。比如刚才田总提到的怡亚通,这是国际上唯一以供应链创新的企业,是产品创新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和银行的认可。但是这两家背后都有非常强的银行的社会资源,否则也走不到今天这个程度。剩下的企业,比如营业额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怎么融资,包括推出新的物流的产品,供应链的产品,怎么得到投资者的认可,银行的认可,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经常探讨这个问题,包括宁波银行,建行,包括贸易融资,产品融资,包括很专业的一系列的物流类的金融投资产品,一会儿可以提供我们会员企业,他们的企业就是营业额有一个多亿,产品也可以创新,整个经营团队也非常现代,非常专业,但是实际上在跟银行谈融资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我就希望风险投资家,银行的专业人士可以经常去我们企业做调研,这些工作我们银行愿意去做。实际这部分的中小企业投资,银行的作用还不如政府。深圳市政府是拿了两个亿,以发奖金的名义给企业,但是有指标,你的营业额,纳税额,诚信度,每年贴息贴两百万,深圳市政府到现在已经评了50多家物流企业,可以拿到政府630万的奖励,这在全国来说是一个很具体的企业融资的办法。当然还有贸工局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中小企业有一些集合发债,一些具体的营销上面的奖励,这是一个办法。所以我希望各位银行家,各位风险投资家,能够把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的产品,一些盈利的方式做一些调研,我们也能做一些推荐。能不能通过这种新的模式,这种idea,能不能创新,这是我想请教各位的。

  第二,我们的物流企业实际上往两头在走。一头比如给制造业,我们可以从它的采购执行,甚至它的分销执行,我们的物流企业都能做。以前大的工厂都是自己的车队,自己的仓库,自己有物流的队伍,现在不用了。比如TCL,我们的物流企业就是给TCL整个物流服务都可以一家企业来做,TCL穿蓝色的衣服,我们派过去外包企业的衣服是绿色的衣服,但是TCL不用买车了,不用建仓库,人也不用养了,这对整个制造业来说竞争力是提升了,我们物流业也通过这种方式壮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停地探索新模式的时候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我们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像吴主编,像梁冬你们这些专业人士也研究一下这个领域,给创新的企业能够出谋划策。谢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