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庆创业故事(1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 16:04  新浪财经

  水运转现场上,车间主任对跑回来的病号说:“小范,你给我赶快回医院,不然我可要发火了!”“我这不是好了吗。主任,你最理解我,让我上吧!”小范拍拍胸脯说。多好的年轻人啊!车间主任说:“那你就干吧,多指导,少动手。可别忘了打针吃药啊!”

  在范吉权和全车间同志们的努力下,水运转按计划试运成功。

  【小张“代”班】

  张金华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化纤厂丙烯腈车间当班长,工作出众,很会带班。他带的班组,年年评为先进;他本人也被评为总厂先进生产者。不过,这里说的不是他怎样“带”班,而是“代”班的故事。

  1987年春,张金华有病住进了医院。他身在病床上,脑子一直在考虑生产上的事。有一个同志来看他,提到有个班长有事回家探亲了,班长没人代理。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在医院怎么也躺不住了。他想,生产岗位上事太多,没人带班遇到意外情况可怎么办?就悄悄回到车间,跑到那个班去接了班。事有凑巧,那一天,低位槽内贮存的含腈物料自然起火,顿时浓烟滚滚,烈焰腾腾。槽边有几个装乙烯、丙烯腈的贮罐,眼看着要被大火烤爆。张金华操起灭火器扑向火场,不顾烟呛火燎,拼命将“泡沫”向火头喷射,把一场可能的事故罅住了。事后领导和群众都说:张金华“代”的这个班长正是时候。

  【刘安全的故事】

  会战头一年,一提起刘安全,可以说无人不晓。

  1960年6月,刘安全参加会战,在采油三矿一队当队长。他带领全队艰苦创业,月月完成生产任务,月月被评为一级红旗单位,本人也被评为一级红旗手。可是,1960年10月份,一队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这一下记安全急红了眼,见人就想骂,遇事就发火,变得简单粗暴起来。副队长领着工人去烧管线一时烧不通,他当众把副队长指责一顿,叫他下不来台;一口井掉了乱蜡片,井长还没汇报完,他就大发雷霆,说:“再掉刮蜡片我就撤你的职,降你的级,送你去劳改……”老工人袁松山去请探亲假,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也无端地挨了一顿“刮”。结果造成干部躲他,工人怕他,队里人心涣散,纪律松驰,大小事故不断。

  看到一员猛将变成这样,上下都很着急。矿党委、队党支部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帮助教育;工人们“恨铁不成钢”,对他又恨又气又爱护。刘安全自己一会儿想不通,一会儿又恨自己不成器,不知咋办好。这时,情况反映到领导那里,康世恩指挥也知道了。在一次技术座谈会上,他分析了刘安全的优缺点,还帮他找原因。康世恩说:“刘安全是个好干部。他是要保持红旗单位的荣誉,把事情做好,可就是方法不对头,出了事故就发火,有的工人怕接近他。但刘安全做事认真,能以身作则,有时几天几夜不睡觉。总之,一是有干劲,二是工作认真,三是工作方法糟透了。我们对他工作方法上的错误要狠狠地批评,让他记一辈子。但不能否定一切,要具体分析。”

  党组织的教育,领导和工人们的分析帮助,使刘安全感到又亲切、又深刻,大受触动。他连着几夜睡不着,给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自己是苦出身,要过饭,挨过地主的打骂。可今天为什么对自己的阶级兄弟那么粗暴呢?难道全队只有自己想干好,大家的意见都不对?自己想把工作搞好,可为什么方法却“糟透了”呢?慢慢地想明白了,还是自己思想不对路,工作作风不端正,真是悔恨交加,深感辜负了党的信任,对不起全队同志。

  刘安全是条硬汉子,一旦知错,马上就改。他在党支部大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找10几个同志谈心,征求意见。全队有7名同志被他骂过或处分过,他一个一个地登门道歉,做检讨,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大家看。袁松山因请探亲假挨了“刮”,一直想不通。他找到井上向袁师傅赔礼道歉。他对袁师傅说:“过去是我思想方法不对头,遇事就发火,光想自己说了算,请你帮助我。”袁松山见刘队长态度诚恳,也说了心里话:“我确实对你有意见。请假可以不给,但发火一点道理也没有。老实说,我把被子都卖了,想找机会走。我这样也不对。你放心,我一定安心会战,啥时批准我啥时再探家。”从这里,刘安全更加认识到方法简单的危害性,痛下决心彻底改。

  刘队长有转变,全队工人都高兴。刘安全自己也感到和工人站到一起了,心情舒畅,遇事同大家一起商量,解决起来效果也好,一队的工作又上来了。大家说:“过去的刘队长又回来了!”

  【“龙尾”变“龙头”】

  1962年春,罗一二七五钻井队担负起小钻机取心的艰巨任务。一个队4个班:一、二、三班工作都上得去,互相交替着拿第一,当“龙头”。唯有四班生产总是处于落后状态,被甩在后边当“龙尾”。

  有个“龙尾”扯后腿,全队工作就上不去,生产任务当然没法完成。为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员就到四班去蹲点,同工人一起劳动、生活。经过几天调查,他发现四班大多数同志干劲很足,都想与其他班比个高低,只有少数同志思想情绪不高。是不是这一两个人影响了全班呢?又经过了几天了解,指导员搞清了,问题的根子在班长身上。四班班长卢守迁是刚从大钻机队调来的,来了就赶上取心,工作不熟悉,人员组织不顺手,生产上不去,评不上红旗,就产生急躁情绪,埋怨工人“不争气”,而工人对他也有意见,卢守迁就更没了信心。

  原因找到了,指导员就对症下药,帮助四班赶上去。一次取心,一、二、三班收获率都在96%以上,只有四班是82%。差了这样一大截,班长卢守廷和四班工人都蔫头耷拉脑袋地等着挨批,可是在职工大会讲评时,指导员没有对四班和别的班同样要求。他不仅没有批评,反而表扬卢守廷刚从大钻机队调来,过去又没取过心,这一次取了82%,就是很大的成绩,比四班过去的指标大有进步。指导员这咱实事求是的讲评,大大地鼓舞了卢守廷的信心,四班的同志也都很高兴。会后指导员又找卢守廷,帮助他分析取心收获率比别的班低的原因,找出在钻压、钻速等方面的问题。还把一班、二班司钻请来给卢守廷介绍经验,帮助他研究提高取心收获率的措施。经过具体帮助,再次取心收获率达到93.5%。生产上来了,卢守廷和全班同志信心更足了。

  指导员觉得生产打开局面是进步的开始,要想巩固还得靠思想工作。钻工老张体制瘦弱,干重活吃力,想换工种,正赶上班里工作上不去,卢守廷发急,就狠批了他一顿。这下老张思想结了疙瘩,情绪更消沉了。指导员就结合这样的实例给卢守廷讲做耐心细致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帮助他克服急躁、简单的毛病。卢守廷懂了道理,就找老张谈心,向他道歉,同时还从实际出发为他调了轻些的工作。老张思想疙瘩解开了,反而主动抢重活干,进步很快,被评上了红旗手。

  卢守廷技术有进步,又学会了做思想工作,大家觉得干劲有地方发挥了,全班团结一致信心足,取心收获率逐步提高,一连4次被评上红旗班。“龙尾”终于赶上来,变成了“龙头”,四班进步了,全队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政治站长】

  方新元是采油二部南1转油站的生产站长,可工人们却管他叫“政治站长”,很多人都能讲出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小故事。

  一天,方新元到站上顶岗,在检查工作记录时,发现学徒工王士文在签名的地方把王士文写成了“王时文”。他想这一字之差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可能背后就隐藏着什么思想问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