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庆创业故事(10)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 16:04  新浪财经

  “蒋大炮”放炮,炮炮对准不正之风,对准错误,从不乱放,有个时期厂里纪律涣散,干部说话不灵,在大会上蒋师傅当众指着一位领导干部说:“你老婆上班打毛衣,闲溜达,你还能管谁?”厂西家属区地势洼下雨进水,已搬上楼的蒋师傅拉住厂领导说:“当官司的房子住大点咱没意见,可工人房子要倒,哗哗漏,你们为什么不管?”他刚当下料工不久,厂调度室下一张图纸要钢料,他看完图纸往地上一摔,火了:“你唬谁,这是屯子里的马车轴!”来了说是领导叫给的,他说:“干私活,谁说了也不下料!”

  蒋大炮只不是光会放炮,他心里装着一团火,更会关心人,1970年,刚转业进厂的老刘,母亲有病,探亲回来兜无分文,饿着肚子上班,还不认识他的蒋师傅发现了,立即掏出4元钱,4斤粮票。其实蒋师傅那时也正困难,曾为儿子住院交不出30元钱押金急得团团转,从那以后,老刘和蒋师傅成了好朋友,一次,老刘想打把斧子,他感到蒋春贵关系不错,便找他要块料,哪知蒋师傅把脸一抹:“那不行!”从那,老刘从心底里佩服这个“蒋大炮”。

  蒋大炮放炮,从来不为自己,这一点干部。工人都可以为他拍胸脯,他家6口人,老伴有病,生活困难,但进厂20多年从来没要过一次补助,他1949年参加工作,退休前工资只有162元,要说特殊,也有一次,车间党支部书记说:“那回分鸡,我们坚持要把那只大的给他,蒋师傅把这看成是组织的关怀,很激动地说:“那我收下了!”

  蒋师傅真退休了,可他办了手续只在家呆了一天,就又像我平常一样上班了,本业就舍不得他走的小青年围着他问这问那,一个小伙子问他:“炮师傅,现在职工花名册上可没你了,你现在是啥?蒋春贵慢慢地挽起左臂上的衣袖,指着胳膊说:“就是这个!”大家围拢一看,胳膊上清晰地刺着4个字:“革命战士”!

  蒋春贵在旧社会受过苦,曾被人用20担稻谷糊里糊涂地卖了壮丁,后来是党把他解救出来当了解放军,抗美援朝时,他在左臂上刺了“革命战士”4个字,表示革命到底的决心。1954年他又入了党,40年来,他每天睡前和起床后都要看看这4个字,检查自己是否尽了战士和党员的责任,临退休前,有人想用300元的离薪聘请他,被他拒绝了,退休后的第三天就上了班,在年终总续评比中厂党委发动群众讲“蒋大炮”的故事,大家讲起没完,厂领导说蒋春贵“无私敢宣言,放炮全为厂”,“操主人心,干主人活,想主人事,尽主人责”。

  厂党总支还根据群众提议,把蒋春贵的“大炮精神”作为自己的企业精神,以昭示后人。

  【模范“专业户”】

  1989年7月的一天,风清日朗,采油三厂二矿家属区响起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吴再连,贾冬英这对老会战夫妻,同他们的女儿吴成林,儿子吴成龙,胸戴大红花,在自家门前,接受人们的祝贺,从厂领导手中接过一幅大匾——“模范党员之家”。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庭,一家6口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建设和发展大庆作出了令人称道的贡献,先后都成了模范人物。

  “家长”吴再连是一个“老玉门”。1960年首批来大庆参加会战,光荣地入了党,还当了作业队长,老吴干活有股狠劲,人称“拼命三郎”。一次作业施工中,作业机出了故障,他冲进驾驶室拉离合器被钢丝绳绞断了左手小拇指,从那以后,他就连年住家里“搬”奖状。

  妻子贾冬英虽是普通家属,可比老伴名气还要大,她50年代在苏涨老家入了党,曾是江苏省的省劳模,1964年一来大庆,她就把一颗心扑在家属生产队的建设上,不仅带头劳动,还会做思想工作,在当家属管理站教导员时,他心里有本“家属思想账”,善于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庭里,做到家属心砍里,一年冬天,她带领家属们抬筐积肥,1个月就积1300多吨;又一年夏季抗旱,她担着一挑水步行40里送到地里,1天6趟,肩膀压肿了全然不顾,她连续6年被评为油田标兵和市劳模,还是省劳模。

  吴再连,贾冬英是孩子们称职的第一任教师;荣誉感成了这个家庭成员间心灵联系的纽带,他们家一面墙上挂了两排奖状,老俩口用来鞭策自己,也教育孩子,儿女们从小便从这里受到了光荣劳动和劳动光荣的美德感染,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党的培养,使他们一个个健康成才。

  大女儿吴成林,1978年到一个注水站当注水工,也是共产党员。作为省“三八红旗手,”她当先进的历史几乎同她的工龄一样长,她干活那股劲完全像劳模妈妈,当年妈妈送公粮,50公斤的袋子扛起来就走,如今女儿在怀孕时,25公斤的过滤沙袋一气卸下了40多个,一个夏季的雨夜,梦中的吴成林被雷声惊醒,丈夫不在家,她狠狠心把孩子锁在家里,冒着大雨来到已经停电,一片漆黑的注水站,一台注水泵漏水,院外积水也流进泵房,值班工人正在焦急的拨电话,吴成林进了屋先修泵,然后再掏水,凌晨3点回到家时,儿子已经把嗓子哭哑了。

  大儿子吴成龙在这个家庭中,显得不那么一帆风顺。他子承父业,16岁当了作业工,但起步后一脚迈上了弯路,成了队上小哥儿们的头,打架什么的并不含糊,是队里家里双管齐下的教育,使他很快转变了,成熟了——18岁当班长,19岁当副队长,20岁入党,21负当队长,1989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这个家的另两个成员,别看小,也与先进有缘,小女儿吴成凤在石油化工总厂工作,是“三八戏旗手,”小儿子吴成庆是三厂工人也是先进生产者。

  说起这一家人的故事,实在令人感动,一位诗人听了,禁不住赞叹这是“一家模范,两代风流!”调皮的工人则说他们是“模范”专业户。

  【争气班】

  1984年春,在采油四厂作业队的改革承包,优化组合会上,青年工人小原自荐当班长,并主动把队里的4个“刺头”都要到他们班里,队里还有一名被劳动教养过的表载,眼看没人要了,小原看见他低着头难过的样子,又举起手业说:“他,我也要了!”

  这种优化组合可真够令人吃惊的,可四队的人们并不怎么惊奇,因为他们太了解小原了,深信“浪子回头金不换。”

  1981年参加工作的小原原来是个打架大王,1982年9月,他曾和几个哥们挑起一场打斗事件,使11路汽车停运2天,是党团组织的思想教育,恰如其分的处分的触动,全队师傅的关怀和帮助,老一辈石油工人和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染使小原回心转意,下决心在艰苦的井下作业劳动中改造自己。

  过去,他吊儿郎当不上班,从没上过井口,现在,他坚持出满勤,脏活累夭抢着干,一次作业井喷中,他毫不犹豫地冲上井口,同班长一起冒着油水,抢起油管70多根,过去,他吃喝玩乐,只顾自己,现在,热爱集体,学着关心他人,他家对门住着一个65岁的老大娘,生活很困难,他和两个弟弟经常去帮助打扫卫生,拆洗被褥,送好吃的,还把买粮买菜换气罐全包了,大风雪袭来时,也和4名团员早午晚3次迎风冒雪接送儿童,整整一天没有休息,在班里他大事小事都关心,经常协助班长工作,过去,他打架闹事,图个痛快,现在,见义勇为,帮助弱者,一天回家路上,见几个流氓纠缠一个女青年,他上前劝阻,那几个家伙不听劝,还大打出手。他孤身一人同他们搏斗,尽管几处受伤,终于使他们落入法网…………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时步,要为党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弥补以往的过失,因此才在这次改革承包中自荐当班长。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 3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