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庆创业故事(1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 16:04  新浪财经

  经了解弄明白了。原来王士文前一个师傅6级工老吴调走了,现在跟3级工老杨上班。一次老杨教他开闸门,王士文说:“你教的不对,吴师傅不像你那样做。”老杨听了心想,好小子,你看不起我,我还不教你了呢。从此两人关系紧张起来。王士文背上了思想包袱,心情不愉快,工作时精力不集中,在一次签名时恍惚间把“士“写成了“时”。

  搞清原因之后,方新元分别找两个人谈心,做了思想工作。然后又召开班务会,领着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对待批评和加强团结的教导。会上王士文谈了心里话,杨师傅也作了自我批评。会后师徒俩重新订了帮教合同,关系不仅没疏远,反而更密切了。

  1965年8月初,输油工老李巡回检查时发现4台脱水器盘根有点渗油,他本想动手修,可是脱水房室内室内温度高达40多度,一蹲下,身上就冒汗,觉得受不了,只把油渍擦了擦就走开了,他想,晚上天凉快,夜班会修的,可他刚走开,正在顶岗劳动的方新元就发现了,方新元对老李说:“党和国家把这么大的转油站交给咱们管,是对咱们的信任,遇到一点困难就绕开走,生产怎能搞好?”说完就脱下外衣,笑着说:“来吧,我帮你修!”方站长同志老一起,顶着高温,整整干了两个小时,把4个盘根都修好,这件事给老李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那以后再也没犯这样的毛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工人们就是从这些事实中看出方新元是个有头脑的生产干部,所以才管他叫“政治站长”。方新元自己则说:“当指导员要做思想工作,当站长也要做思想工作,只有当好政治站长,才能当好生产站长。”

  【送书】

  1965年冬的一天傍晚,采油一部综合七队指导员孙业松吃罢了晚饭来到院子里,被早就等在那里的吴书远叫住,小吴神情庄重、语气恳切地说:“指导员,俗话说兵随将转,走艰苦创业的道路要靠干部带。这几本书送给您,好好读读吧!”说完双手把一包书递了过来。

  孙业松把书接到手里,打开一年是3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一本是《反对本本主义》,一本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再一本是《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他看着这3本书,听着吴书远的话,思潮起伏,激动不已……

  在年终总结中,队里的同志以高标准要求,给指导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大家殷切地希望他克服缺点,改进作风,把队里的工作搞得好上加好,这几天孙业松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索阗,全队工人也在探寻着,徒工吴书远暗暗地思忖:“指导员平时认真负责,吃苦耐营,学习毛主席著作也很刻苦,假如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选学些毛主席有关著作,对改进工作不是更有好处吗!想过之后,吴书远就利用休息时间,顶着寒冷的北风到街上新华书店为指导员去买书,头一次没选准,第二次又去了一回,挑来挑去选出了这3篇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

  冬日的黄昏有些冷,可孙业松的心里去暖融融;3本书薄薄的,可放在指导员手里却有千斤重,这里有群众的要求,工人的期望,更有同志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拿着它,感到浑身添了力量,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棒打不走】

  南一矿五队队长问采油工刘明德:“还想调到别的井组吗?”小刘说:“在27井组,我是棒打不走啦”。队长又问:“你可怪了,你不是整天吵着调出吗?你们井长李木生使的什么招法?”小刘回答得很干脆:“‘两分法’呗!这里面还真有个故事。”

  事情发生在1964年,一天早上5点半,27井组井长李木生上井,一进值班室,见小刘趴在桌上,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声质问:“你这是给27井组抹灰怎么的?不想干就走!”小刘没理井长,下班就找队长,说什么敢不在27井组干了。过后,李木生也感到自己态度不好,想找小刘谈心,一次没理,两次没搭上话,第三次小刘说:“我不想给你27井组抹灰,调出去总行吧!”李木生赶紧检查态度。小刘又说:“你严格要求应该,但不能不了解情况瞎批评。”把话谈开,李木生才知道,那天小刘上班肚子疼也没吭声,坚持把工作干完,刚趴在桌上想压一压……

  知道这个情况后,李木生好后悔。他又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两分法”的教导,对照检查,发现自己犯了主观片面的毛病:这段时间看小刘的缺点多,看优点少,有时好事也当缺点批评。比如小刘采油曲线画得好,但还嫌人家画得慢。想到这里,李木生觉得这不是一般的问题,是个思想方法问题,立即找小刘做检讨。

  思想对头了,看人就全面了。李木生进一步发现小刘资料管得好,钻研技术用心,分析油井水平高。以后就注意发挥他的作用:制订井组技术措施、搞革新等事都找他商量;队里开油井分析会也让小刘代表井组去发言。只要小刘值班,一到吃饭时间井长就把饭给送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钥匙配对锁自开】

  1966年冬季的一天,采油中区综合四队(原三矿四队)队长辛玉和到一口井上检查岗位责任制时,发现值班房的门环上竟留下了烟熏火烤的痕迹,很生气,心想:“井场里不准动明火,是谁违反了制度?”经过了解,原来因为天冷,锁冻了打不开,采油工樊成太巡回检查时,用火烤了一下。辛玉和便在井组会上批语了这种做法。

  樊成太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可事后辛玉和的心里还有疑问:“樊成太是党员,又是红旗手,对制度一贯了解得清、执行得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决心再好好了解一下,并让井长文金贵找樊成太谈一谈。

  不久,樊成太用火烤锁的事情弄清楚了。

  那天傍晚,樊成太提前来到某排一井,准备进行巡回检查,当他开门时,发现锁冻住了。这口井和邻井清蜡共用一个变压器,他已和邻井采油工约定好,6点整,这口井停电,邻井通电。他看了看表,时间不多了,赶忙甩掉手套,打开蒸气管线放空闸门,用蒸气吹锁孔,准备烫化里面的水。可天气太冷了,蒸气吹过去后,冻锁反而变成了冰坨坨,冻得更实了,眼巴巴望着打不开的锁,他心里急的象猫抓一样。进不去屋,6点钟这里不停电,只要邻井一合闸,变压器就有烧毁的危险,西北风越刮越紧,樊成太两手冻得又僵又红,可头上却急得汗珠直滚。他着急中,想起用火烤,忙从怀里摸打火机,用身体挡住风,烤起锁来。

  事后,樊成太深深自责:在井场上用明火,明摆着就是违反了制度。“严细成风”是中四队的传统,不能因为情况特殊、动机好就原谅自己。因此他虚心接受队长的批评,没作任何辩解。

  调查研究解疑难,实事求是见真心,钥匙配对锁自开,辛玉和想,“两分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一次会议上,辛玉和队长以“两分法”为武器,具体分析了樊成太烤锁前后的思想,指出了他的负责精神和不足,并检查了自己调查研究不到家,犯了看问题片面的毛病。问题彻底弄清,妥善解决,使大家都受到了教育。

  【两个馒头】

  1961年艰苦创业的年代,粮食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天吃多少粮都有定量。

  10月的一天,大队组织管线覆土突击战。由于劳动量大,午饭有些补助:每人3个馒头。开过饭后,炊事员来到桌前收拾碗筷,看到盘里还有两个馒头,心里感到很纳闷:往天的馒头都不够吃,今天怎么还有余呢?其实,炊事员并没有给职工多分馒头,是大队长和通讯员他俩搞的“鬼”。

  这天上午,大队长和通讯员小高都参加突击战了。早晨小高亲眼看见大队长着急。连早饭也没顾得上吃。上午干活时,又不肯休息,他就把大队长吃饭的事儿一直挂在心上……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