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630头脑风暴实录(2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8:04 新浪财经

  陈琦伟:我差一句,我倒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好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恰恰实际情况不是这个样子,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样的话,我们讨论主题集中在碰到像四川地震这样的大的灾害的时候,企业应该怎么样来履行社会责任。

  主持人:常规时期的和非常规时期的。

  陈琦伟:现在我们很多讨论现在都变成是非常规时期的事了。在这种时候人性的反应是第一位的。大家看了地震的场面,包括我们当时当天,听到电话联系不上,第二天就知道死这么多人,那个感情上的冲动,那会马上就出来,但是你一层层上去。比如上到总经理一级了,上到董事会一级了,他就变成一个组织了。

  主持人:感情就没那么冲动了。

  陈琦伟:坐在一起议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就根据比如说实际情况应该怎么样,或者我们议事程序怎么样,这些东西会出来,所以不能够因为这个去苛求说这个企业反应不利,或者你怎么到了上面就冷漠了,其实不是在一个标准上面来衡量的。就是人性的第一反映跟一个组织的行为这里面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像企业他必须会走到流程的话,它会有一些滞后。

  主持人:今天中欧的…。

  石述思:袁老师,这个我有话要说。

  主持人:您说。

  石述思:我觉得这个地震啊,如果仅仅总结出东西,对今天的节目帮助不大,非常态下,张近东先生把他的公司都捐了,也是英雄。他是非常态的,其实我们今天是,非常态激发出来的,人性的美好能不能传承,对吧。但是在常态下,如何把社会责任这项工作推向,我们再举王十块的例子,王十块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非常态的状态下,用常态的思维发表了一套理论。如果我们走出地震的阴影,回到常态社会,请参阅王十块的理论,是非常到位的。是符合一个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董事长说的话,那我们应该参阅这个就够了。但是他说的那一切,实际在很多今天的公司并不一定能达到,非常态激发这些东西,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常态的,可持续的我们做社会责任这种行为的这种制度啊,习惯啊。你看我写的就是,短期和不专业是我们最大的硬伤,现在搞运动,来灾难了,这些企业群情激昂的,不是说打击这种积极性,我也群情激昂的。一掳袖子,他不能判断咱伟大的祖国天天有灾难吧,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常态社会。但是呢,你天天说捋胳膊掳袖子就形成短期行为,短期行为对常态有些只能证明这企业家挺有人性的。但是真正推进,可持续推进这个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主持人:所以如果说。

  石述思:我说的第二个词叫不专业,其实我们肩负社会责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产生了一个伟大阶层叫什么,在座的四位都是还有两位,企业家阶层,他有一种天然能力和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的能力使中国的社会有了30年的繁荣,他们贡献是很大的,但是呢,当时叫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现在叫构建和谐社会了,提倡科学发展观了,他们有一个转型的过程。所以说呢,在变成企业公民的路上,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短期行为的地方,我觉得这是制约今天企业成为企业公民,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说都是坏蛋我不承认,他贡献是挺大,我们没有必要去妖魔化这帮人。贡献是挺大的,过去我们都是工农群众,创造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财富,但是没有企业家的阶层,我们可以想象出30年这种经济快速的增长吗,谁来合理配置这个生产要素呢,但是今天企业家阶层面对人性课题,仅仅配置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不行了,环境来了,员工的管理,内部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带来的挑战来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