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630头脑风暴实录(2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18:04 新浪财经

  主持人:你说谁?

  康晓光:我就说你做这个社会责任的时候,比较忌讳的是这一点。

  主持人:什么情况,比如说把我们公众当白痴,除了你前面说的那个。

  康晓光:基本上是我说得那样,就是因为刚才实际上孙先生讲,比如弄虚作假,因为他可能不研究这个,对这个领域中了解比较少按,所以你让他举案例他就说不出了。

  主持人:你肯定很多了。给我们举几个。

  康晓光:我这多的是,我就别说了,就不得罪人了。

  主持人:某某不要说名字,比如说像什么样的东西,就是典型的最忌讳,就是你这样做,很不好。

  康晓光:比如说吧,某个基金会,他设了一个治疗艾滋病的基金,然后说呢,袁岳给他捐了一千万,我们这边不评奖嘛,袁岳也来报奖了。说袁岳你捐了一千万,给个收据吧。对方给你出具的数据,这时候袁岳就蒙了,说这个…支支吾吾就没影了。

  主持人:为什么没影了?

  康晓光:因为实际上,他这个一千万是什么呢?你给这个基金会捐了一千万,实际上这一千万呢,你是还在你的帐上。

  主持人:其实没给他。

  康晓光:你号称建了一个基金,每年增值的2%捐给他,也就是说第一年呢,那个基金会只拿到了20万。但是他宣布,他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你们两家一块儿宣布,你捐了1000万。

  徐永光:康老师讲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不是个别的。一个城市都这么干有时候。

  康晓光:这是典型的,就是说呢,一种欺诈行为是吧。而且是双方共同在这儿合谋欺诈。

  主持人:对我没啥毛病,我钱捐了,实际上又没拿走,每年实际上只花了20万。

  康晓光:对于你是没毛病啊,你可以沽名钓誉啊,你可以骗取社会对你的赞扬,但是这对社会的是很恶劣啊。

  主持人:社会也用上了20万啊。

  康晓光:但是社会认定你捐了1000万。

  主持人:后面,慢慢慢慢20万,20万,最后1000万嘛。

  康晓光:那就是无限期的。

  主持人:对,我也没讲哪一年。

  康晓光:不,这个就涉及到一个什么叫捐赠的定义,捐赠的定义,第一你这个钱要有一个受赠的主体,第二他必须是公益机构,第三你的财产权必须发生了转移,所以呢,你的钱必须得转到哪儿去,这才叫20万的捐赠。

  主持人:徐老师。

  徐永光:有的一个城市都这么干。

  主持人:如果你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数字,大概比如说百分之多少是这种情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