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论坛实录(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7:31 新浪财经

  肖耿:当然,如果我们比较理想化的话,比如说三年以后,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资本市场完全开放,所有的资本市场都会相互竞争,但是理想的状态我觉得可能是比较遥远的。所以在短期内要考虑一些具有创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政策安排,既使得中国有金融安全,又使中国老百姓能够有股票,还使海外的交易所、海外的投资者也能够参与中国金融的现代化。我就讲这几点。谢谢。

  张春:谢谢。我们的演讲嘉宾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了一些非常前瞻性的观点,我们现在就在进行探讨。我首先提几个问题。在我提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准备一下。我问完之后,我就会请与会者来提问,第一个问题是要问伦敦交易所的菲思女士。在肖博士的建议当中,其中一个就是让中国的股票交易所上市。我们知道伦敦证交所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另外我想向您问一下,以您的观点来看,到底伦敦交易所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第二个如果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了,对全球股票交易有哪些影响?

  克劳拉·菲思:谢谢您的问题。第一伦敦交易所已经存在了300年,我们上市是在7年前的事情,显然交易所上市是一个新现象,这里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发达国家,它是真正地就这样做了,就起步了。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我们交易所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10年,在这10年当中我们认识到相互的、共有式的结构方式,对证券交易所的竞争力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摆脱这种方式来上市。当时之所以这样做,而且也正好是我加入伦敦证交所的时候,当时伦敦证交所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需求,就是我们必须要更加地商业化。

  克劳拉·菲思:我认为它是一个上市普遍的优越性。一个好处,并不是我们所特有的。为什么要把我们自己交给股东的严格审查,置于股东严格审查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事实上对我们的业务非常有好处,这就回到我刚才说的一个观点,这个机构股东对任何市场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机构股东,他们所能提供的审查和这种纪律性,对业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证交所还是其他的公司,那么可以说通过上市,我们的证券交易所的业务更加商业化,而且我们公司治理的标准也提高了,所以说它对于监管者来讲,对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支持,因为他能够建立一个非常有利的框架,可以更好地发展金融市场。从我们交易所的角度来讲确实事实就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个优势大大的超过劣势,所以我觉得我们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好的决定,是在2002年做了一个决定,很好地更新了技术平台,是一个4年期的大项目。我们有很多的会员,必须要进行一年半的测试才能让它上马。而且从财务的角度来讲这个项目也是非常昂贵,但是在一年前,我们把这个技术更新彻底完成了。它给我们整个交易量的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也大大增加了我们市场的流动性。对于在我们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来讲,他们的资金成本也下降了。其实这也是我们一个核心的宗旨,就是要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伦敦证交所上市对我们很有帮助。

  克劳拉·菲思:劣势,如果说有一些不好的地方,首先就是管理层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搞投资者关系,跟股东交流,这可能是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关注业务,如果说有什么不利的话,这可以算一个不利的东西。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它实质上增加了我们与其他证交所的合作,刚才西室泰三先生也说过,对于交易所来讲,他们尽管是辩证关系,但是没有在合作当中得到发展,显然不一定是上市才可以合作,但是上市之后管理层更加重视增长。当然了获得增长有很多的实现的道路,可以通过竞争,也可以通过合作。我们和东京交易所的合作,是合作当中求发展的很好的例子,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整合。我们本身完成了证交所的合并,大概是9个月之前完成了,而且这样的一个合并,对我们的业务也是大有好处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