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论坛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7:31 新浪财经

  辛迈豪:中国银行市场的开放对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积极的效应,现在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行动。如果我们对于我们所承担的风险保持清醒、保持警惕的态度,那么我相信我们的行业一定是能够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我们所取得的惊人的成绩。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坚持非常高的标准,非常感谢大家。

  张春:下一个发言人是肖耿教授,他是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

  肖耿:谢谢。我还在想到底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来发言。可能还是用中文来发言比较好。我们清华布鲁金斯研究中心正在做一项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与很多学者、官员、专家讨论,我们得出了一个非常初步的意见和四点建议。其中有两点跟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相关。我今天主要是集中在两点,在这之前我想提一下。

  肖耿:这几点建议主要的考虑,我们觉得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话,一定要向国际上最先进的金融中心看齐,所以从中国经济本身来看,有一些最根本的制度性的改革一定要做的。做的时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跨度,这个可以考虑,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说要加强监管,我们建议在上海实行一个金融特别法庭,主要是针对与上海金融市场的犯罪和争端。还有必须要将交易所上市。因为其他的交易所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感兴趣,那么怎么样让中国的交易所跟其他的交易所有一个合作的机会。另外,我们觉得在中国经济里面要把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定要上市,这对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内是老大哥,但是出了国以后就不一定了。如果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当中非常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肖耿:另外还有几点。比如说税制改革,降低税率,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中国附近就有新加坡、香港很多的市场,他们的税率是非常低的,中国不降税的话基本上没有办法吸引人才和公司来到上海集聚。另外要促进资本市场的板块联系,要建立基础设施。最后就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及资本帐户全面开放。但是做到这一点之前可能要花相当的时间。在这个过渡时期怎么样促进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呢?我们这里实际上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和大家讨论的都非常相关,就是说中国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是在海外上市。这些企业,中国老百姓是很难买卖他们的股票。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完全的可开放,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如果中国的企业在全世界所有的证券市场上市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关系。市场就会支离破碎,怎么样把支离破碎的资本市场整合起来,这个中国是需要做工作的。

  肖耿:在短时期内,比如说5到10年内,中国可能还要借鉴,借助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等等很多的证券交易所,帮助中国企业上市。所有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都希望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买他们的股票,所以我们就有QDII和港股直通车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是跨境的资本流动,这个跨境的资本流动在中国目前的监管条件下,在中国目前大环境下,风险非常大。为了要降低风险,实际上我们可以考虑让这些交易直接在上海做,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这些海外的市场,跟国内的市场形成一个整合。可以说是回归,回归但是并不是说海外市场就没有了,企业在香港上市,中国老百姓可以买,海外的投资者也可以在香港买。这样的话上海逐渐就有可能成为股票交易中心,因为在上海不仅可以做本地股票的生意,也可以做外地股票交易。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说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就有了对外汇的需求。外汇的需求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现在外汇储备太多了,而且外汇储备的增加可能还不一定在短期内能够停止,那么如果中国老百姓都想要外汇的话,中国外汇储备很快。在中国,因为中国经济本身的规模也很大,可能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既有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又有外币的资本市场,这个对中国将来在国际金融体系当中的地位,对于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都是可以考虑的。如果老百姓的钱都跑到海外香港、纽约、伦敦,当然不好。如果他们的交易都在上海做的话,至少我们对它的资金流向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比如说在香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当时有海外的基金找港股,香港监管局、证监会,对这个市场看得比较清楚,采取了比较好的措施。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在这么大的中国区域里面,他们的投资如果是在境内的,这个可能是会比较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