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论坛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7:31 新浪财经

  祁斌:第二想谈一个观点,关于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关系,今天上午都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我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中国经济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在过去三十年中,每年平均是9%以上,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国经济没有问题,居安思危的话应该说看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是足够,第二个就是创新能力。

  祁斌:讲到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比如说美国经济的战后,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间,大概30年的快速增长,随后陷入了经济滞胀,欧洲也是在六十年代陷入了经济滞胀,日本经济也是在八十年代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衰落,亚洲四小龙开始在八十年代崛起,到九十年代末期就失去了动力。中国从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到现在正好是三十年,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看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说高速增长之后的内需不足,产业相对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是非常平衡等等。所以中国要解决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祁斌:第二个中国经济有一个创新能力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来我们要搞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问题为什么得以提出呢,我最近一两年调研了很多的省份,发现反而是原来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比如说沿海地区、广东、浙江这些地区问题更加突出一点。广东很多的产品都是成本价是9美元,出厂价是10美元,出口到美国是40美元,也就是说企业只赚到1美元。我们去广东调研的时候,有很多的镇说有很多的灯具厂,如果我们去参观的话会送给我们一个免费的灯具,但是如果我们参观完所有的会拿到一千个灯具。这个他们的成本非常低,工人的工资也相对比较低,到国际市场上还受到很多的抵制。所以中国经济也需要快速的创新。

  祁斌:我们在这两个大的挑战下,发展资本市场是必须的。只有依靠它才可以突破这个瓶颈。我想到两个例子,一个是东京交易所的例子,日本东京财政大臣访问我们的时候,说日本在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时候突然进入了衰退,就是因为日本的资本市场不发展,大企业和大银行捆绑发展的模式,资源配置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且一旦在破产的时候,清理不当,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直到今天日本经济还没有走出阴影。相反来讲,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从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出现了很多的高科技产业,比如说AM市场。所以我们讲第一个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有效的资源配置,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经济不是不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有恢复的能力、有弹性。同时创新经济还需要有一个市场的信号引导,过去三年的高科技产业都不是政府指定的,都是由市场引导的。所以对今天的中国市场来说,发展资本市场是尤为重要的任务。从各个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他们之间发展的差距也是最后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本市场的发展决定了很多竞争力。

  祁斌:既然资本这么重要,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怎么来建设这个市场呢?结合我们的子题目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的双向开放问题来讲,我们这次给各位代表赠送了一套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我这本是简装版,给各位赠送的是精装版的,这是中国证监会第一次全面回顾中国资本市场过去二十年的总结,如果我们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国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回顾。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回顾和总结,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回顾我们的历史,看到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我们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教训,然后可以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推动市场进一步地发展。这个原则中我们总结了五条,第一个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第二个就是实体经济有效互动,第三个就是市场化改革,第四个就是规范化运作,第五个就是国际化。这里面最核心的两条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我也是希望今天在座的媒体去宣传一下,这样我们使得全社会对很多问题形成一定的共识,能够明确大家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和路径、预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