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区30年:国家使命的延伸(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2:32 中国经营报
新旧“联动” “另外一个刺激中、西部新特区争夺第四增长极的动力,来自于东部老特区的发展升级。”张萍分析道:随着全国性的中西部地区大开发,东部制造业将加速向沿海拓展,传统的沿海与内陆两大板块互相分割的局面,将被东、中、西各有侧重的经济特区、新区和综改区战略方阵所取代,全国经济版图有望实现新旧特区的联动组合。 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特区最多的省份——广东省,传出了谋建“粤港澳特别合作区”的消息。据了解,未来的“粤港澳特别合作区”将可能是一个类似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还将进行相关的金融改革试验。 据了解,珠江流域水面狭窄,运力低,东西两翼和山区腹地小,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不足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弱项。进入2008年,广东的铁路建设也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性的高峰期。停工8年的广珠铁路复工,厦深铁路正式开工,黎湛复线预计6月完工,武广(武汉至广州)高铁铺至长沙,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力争今年动工,广东西部沿海铁路也列入规划。 上述铁路建成后,以4小时里程为经济圈,珠三角将以更加稳定、快速、经济的物流方式连接起了武汉、长沙、南宁、贵阳、海口、三亚、厦门等城市。通过拉长铁路,广东腹地狭窄的“硬”伤有望得到逐步补足,“铁路布局完善后,珠三角的制造业就可以规模化地向内地转移。”张萍说。 “香港核心的竞争优势是什么?香港的科技、教育发达,市场监督机制完善,这些都是他们机制上的软实力。从出口、税收等角度,深圳特区一些原有优惠政策已经逐步消除,因此迎来了外界对‘特区不特’的忧虑。但是,深圳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继续在体制上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郭万达指出:通过深港澳珠合作,未来的珠三角,可以在融资、物流、国际贸易等领域,继续为更加广阔的内地城市做好服务。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各个改革试点的市场优势、产业阶段和改革方向各不相同,通过特区联动,可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合理分工。”张萍分析: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但一些东部的产业可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也可以在技术和产品上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例如长沙和武汉的科研实力强大,未来中部地区可以发展成为东部地区的一个技术研发转化基地。而广东等地区正在着力发展重工业和风电产业,这也为中部地区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市场基础。 曙光闲话 特区那点儿事 中国的经济特区是怎么来的?据国务院原副总理田纪云回忆: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杨尚昆同志向中央汇报工作时,邓小平同志提出设想: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 后来广东、福建两省委据此向中央写出了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同年7月,中央、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准广东、福建省委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出口特区。“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 事情是搞起来了,但这些地区叫什么名子还定不下来,开始想叫“出口加工区”,但有人说这范围似乎窄了点儿。有人主张叫“自由贸易区”,问题是“自由”两个字不容易被人接受。正在犯愁的时候,坚持反对办特区的同志针对小平同志所说的“陕甘宁也是特区嘛”批评说,他们不懂,陕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此话很快传到广东。广东的领导人脑子反应很快,说:对了,叫“经济特区”好。最后小平同志拍板,同意叫经济特区。这就是“经济特区”的由来。1984年和1985年,国家又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和开辟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批准海南岛建省并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特区”的突破不仅是经济政策的突破,更是政治观念上的突破;二是当时搞特区,风险是大于利益的。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是承担很大责任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十多年里,有关经济特区的存废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数度将经济特区推到风口浪尖上。所以小平同志称经济特区为中国经济“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与后来全国各地争办特区、开发区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现在各地争办特区主要是争取特殊的优惠政策,争项目,风险在其次。似乎只看到利益方面,没有看到风险方面。 其次,特区之“特”在于其少,不普遍,如果特区多了也就不能称其为“特区”了 。 再有,“特区”的建立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等、普惠,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如果某一地区及某一地区的经济体能够享受到其他地区享受不到的政策优惠及税收优惠,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是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的。 经济特区是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它终究是一种过渡产品,不可能长期存在,从现实结果也可以看出,当年最著名的经济特区现在自身发展也遇到了很大困惑,当年优惠已经成了普惠,特区的优势在哪里呢? 应该说,经济特区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就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证明了市场经济的可行性,如果三十年后这些经济特区还在“特”的话,这只能证明其发展方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当初经济特区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的风险性。 它敢为天下先,敢为前人之所不为,它的创新性,它的历史价值全在于此。小平同志提议搞经济特区时也是充分估计到了它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所以多次说,改革要允许犯错误,错了不要紧,还可以重来吗。现在中国的改革事业走向深入,需要创新和突破的领域还有不少。我们还需要有当年的“特区精神”来继续改革,但如果我们只是想利益而没有想到风险,只想到优惠而没有想到责任的话,那么这个特区的“特”就失去了意义。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