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中资银行曲线放贷调查:以外补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贾玉宝 离奇的曲线自救。 面对“9·27”房贷新政,深圳中资银行集体选择了猛增外币贷款以解瓮中之乏。2007年四季度,其本币贷款减少251.20亿元,外币贷款却增加22.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2亿元。 与此相关,深圳外资银行也在快速增加外币按揭贷款。深圳某商业银行人士称,“2007贷款宏观调控主要针对本币业务,因此,各家银行都开始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发力外币贷款。”而在个人贷款领域,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外币贷款增长曲线 深圳中资银行外币贷款在2007年演化出顿挫有力的上升格局——前5个月微增,中间4个月激增,最后3个月表现更为迅猛。与此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本币贷款的放量发放、贷款头寸不足和贷款紧缩。 深圳中资银行对人民币、外币贷款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两者表现为负相关。2007年1月,深圳中资银行外币贷款不升反降,当月较上月减少3亿美元,但本币贷款却较上月增加280.9亿元。截止到5月末,外币贷款较2006年底仅增长3.65亿美元,本币贷款却较之增加1082.04亿元。 到6月,以建行深圳市分行为代表的深圳中资银行表示暂停二手楼贷款之时,本币贷款头寸已经十分紧张。此后,外币贷款开始加速增长,9月末余额较5月末增加29.44亿美元,折合212亿元人民币;同期本币贷款仅较5月末增加379.29亿元,远逊于之前5个月的千亿元增长。于此,负相关趋势更加明显。 自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9·27”房贷新政之后,这一负相关在第四季度更是朝着两个极端飙走。截止到2007年12月末,深圳中资银行本币贷款较9月末减少251.20亿元,外币贷款较9月末增加22.49亿美元,折合16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贷款四季度单月分别较上月增长4.72亿美元、6.67亿美元、11.1亿美元。 与外币贷款年度激增相比,深圳中资银行外币存款却是一路下降。2007年前11月,其外币存款单月余额始终低于2006年末的数字,唯有12月受年末考核影响,余额回升至97.18亿美元。 时至2008年1月,贷款开闸之后,深圳中资银行又开始了本币贷款狂增,当月新增本币贷款234.14亿元,新增外币贷款11.99亿美元。受年度贷款规模调控,深圳本外币贷款在经过12个月的负相关后开始表现出同步增长关系。但从个案来看,仍有9家中资银行选择了外币贷款零增长和负增长,其他6家中资银行最高增幅在30%以内,其中有3家为个位数增幅。15家中资银行外币贷款整体增幅为7.22%。 中外资银行博弈 中行深圳市分行承袭外汇业务传统优势,长期居于深圳外币贷款市场的龙头地位。截止到2008年1月末,其外币贷款余额为47.46亿美元,外币存款余额为18.09亿美元,分别占据深圳17家中资银行外币贷存款市场的25%、28%。 是年外币贷款增幅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为广发行深圳分行,较年初新增8082万美元,增幅157.79%;增幅最大的四大行为建行深圳市分行,较年初新增5.35亿美元,增幅131.41%。外币贷款增幅最小的股份制银行为民生银行深圳分行,较年初负增长2.29亿美元,增幅-99.84%;增幅最小的四大行为农行深圳市分行,较年初新增4258万美元,增幅4.83%。此外,除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外,其他13家中资银行均为正增长(深农商行、邮储无外币贷款)。 “造成这种外币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除了本币贷款受阻外,还有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因素。”深圳某商业银行人士称。自2001年开始,香港成为深圳商品房主要外销市场,深圳中外资银行开始争夺该块市场。据深圳外汇管理局数据,当年上半年深圳开办外币按揭贷款业务的外资行已达9家,累计提供外币按揭贷款总额度约156.88亿港元,实际提用额约为77亿港元。 在深圳,港资银行占据当地外资银行的半壁江山,这便利了其向香港人士从事个贷业务。此后数年来,中外资银行竞争日甚一日。 2007年,一批外资银行频频推出新贷款产品,如固定利率消费贷款、个人住房循环贷款、接力贷、住房按揭信用卡等,这些产品在贷款期限、抵押物、贷款金额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得2007年个贷市场竞争激烈,硝烟弥漫。 不仅如此,外资银行还在调低人民币个贷业务门槛。比如花旗银行的“转加按”产品大幅降低手续费,渣打银行“现贷派”业务仅凭个人信用便可获得个贷等。这些产品创新击中了中资银行的个贷软肋。 前述银行人士称,“外资银行贷款增量的80%投向了房地产、个人消费等热点领域。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4个城市中,外资银行可提供按揭贷款的楼盘有数十个之多。”尽管有此竞争,但深圳中资银行外币贷款变化还是主要体现了深圳整体贷款市场的格局演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