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被忽视的二恶英排放:毒性是氰化钾100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0:44 南方周末

  深井灌注是否合理?

  对于另一个环保质疑焦点——将废料灌注到地下深井,两位参与过项目评价的地质专家,肯定了这种废物处置技术。

  薛禹群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地质研究室的教授,2007年1月17日,他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灌注井的隔离层上是含盐量远高于饮用水的卤水,不能饮用,并且万一出现预测外的泄漏,也可以此缓冲。”南京大学构造地质学家卢华复则证实了该地块没有断层,能达到美国环保署“一万年无转移”要求。“中国的废料越来越多,接近一半的地面都被污染了,必须尝试废物处理的第四容量。”薛禹群表示,这也是环保总局将该工程列为示范项目的原因。

  目前美国89%的危险废物都被埋在I类深井中。美国环保署亦于1994年做出结论:深井灌注比填埋场、废物罐和焚化炉更为安全。

  但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在1998年提出了更高的环保理念——“清洁生产原则”。这个应对污染的全新思路,鼓励企业从源头和生产中减少甚至避免污染,而不是对已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补救。

  “杜邦没有设法从源头减少污染,而是埋到地下,间接地逃避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责任。”2008年1月18日,绿色和平组织项目主任岳毅桦从环保组织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

  而深井灌注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目前既无法律约束,又无足够技术人员监管,杜邦的环评报告提出可适用美国法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周珂教授认为,深井灌注技术是一项值得试验和推广的废物处置技术,但在制定好完备的法律之前,也不应完全适用美国的法律,水污染防治法和核废料处理法中的相关条文可以适用。

  被忽视的二恶英排放

  当业内专家对杜邦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之时,南方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又发现,杜邦采用的氯化法工艺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恶英”,这是之前国内的专家所忽略的。

  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难降解物质,是斯德哥尔摩公约明令禁止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有研究显示,二恶英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美国环保署自2000年起要求各公司上报污染物排放量,2007年最新统计到的数据是,杜邦在特拉华州的Edge Moor厂、密西西比州的De Lisle厂、田纳西州的Johnsonville厂分列二恶英排放量的第一、二和七位,他们都生产钛白粉。

  在2000年密西西比州近2000位居民起诉杜邦工厂的著名环保官司中,律师的一项重要证据就是二恶英的大量排放。

  2007年12月8日,杜邦钛白科技亚太区营运总经理贺伯对密西西比州官司做出解释:“几乎每一家美国大公司的背后,都有律师免费带领民众起诉。官司之后,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冲走该厂部分土壤后,美国环保署前来调查,结果是周围的土壤和水未被污染。”

  但田纳西州的环保官员和公众,恰恰是在这起官司之后才发现,毗邻的杜邦工厂是污染副产品二恶英的排放大户,当时该厂已建立50年。

  这些信息的披露给杜邦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压力,密西西比州居民发起运动,要求通过立法对抗杜邦的污染,田纳西州厂附近的居民也跟着反对杜邦。

  尽管杜邦随后表示这些排放物都是低毒并在可控范围之内,田纳西州环保官员仍然对当地政府和公众的多年不知情表示无法接受。

  同样,杜邦东营项目的二恶英排放也只出现在了环评报告中,未向公众作出任何公示。

  “对于生产中产生二恶英这种极危险有毒物的情况,未向公众公示,未说明计划如何处置、如何保障社区环境安全,绝不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在美国,依据《应急规划和公众知情权法令》,杜邦的每家工厂都要向公众公布有毒物排放情况。”绿色和平组织岳毅桦对此提出强烈质疑。

  针对二恶英排放问题,2008年1月23日,杜邦中国向南方周末表示:“任何形式的氯化法都存在产生二恶英的可能,并非杜邦钛白粉生产工艺所特有。通过调整氯化反应条件,杜邦钛白粉生产厂二恶英的产生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有关豁免限值。”

  相关策划:

  杜邦钛白粉项目环保隐患

小调查

1.您认为杜邦建厂对当地环保有何影响?
产生巨大危害
影响不大
不好说
2.台湾因环保违规已否决了杜邦在当地建厂的要求,您认为内地应该如何选择?
禁止建厂
允许建厂
不好说

 

[上一页] [1] [2]

    相关报道:

    杜邦称不放弃东营钛白粉项目

    杜邦公司就钛白粉事件的声明

    杜邦钛白粉项目落山东 曾因环保隐患遭台湾拒绝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