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政策:稳健背景下蕴涵的结构性变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5: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08年财政政策的结构性特征将更为明显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应地,财政政策就会“有保有压”,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07年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2008年,根据十七大精神,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减轻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将加大,如积极支持“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事业发展,改善民生。通过加大改革,扭转居民未来可能加大支出的预期,促使居民消费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扭转投资、消费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协调关系。 对就业特别是创业型就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近年来,财政部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主要涉及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等,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据统计,2003—2006年,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近2000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我国将以“逐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国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这表明,就业特别是创业型就业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力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愈加尖锐。这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2006年,我国并没有完成单位GDP能耗削减4%的目标。2007年,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前三季度GDP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3%,但与4%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上半年单位GDP电耗较上年同期上升3.64%。预示着2008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2008年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就成为必然。 鼓励相关产品进口,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目前从数据看,我国外贸顺差较大,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为此,2007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进口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的进口程序,并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录》,取消了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等一系列鼓励进口的措施。同时,充分运用调整关税税率手段,加大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力度,意在缓解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受世界经济分工格局影响,外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情况短期内很难改变。预计2008年将进一步采取必要的财政政策措施,支持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减少贸易摩擦。 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国家财政在不断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措施,同时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面减轻农民负担,努力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国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惠及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2008年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相关政策。 同时,财政部日前发布了《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对象,即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将进一步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2007年以来,受猪肉等副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推动,CPI创十年新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需求偏热,已接近通货膨胀的边缘,2008年物价指数还有继续上升并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通货膨胀可能是2008年及今后几年需要认真对待的风险。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将继续狠抓落实,财政政策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反弹的态势,月度累计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加快态势,新开工项目及其计划投资额增加迅速,使2008年控制投资增速面临较大压力。从公共财政本质和对投资进行调控两方面看,2008年,国家将减少一般领域的建设型支出。 从以上分析看,我们认为2008年财政政策将在结构方向出现更大的变化,以促进2008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高效、较快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2008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调节总量的同时,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侧重于结构优化,财政资金将更多地注重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一些社会目标所追求的、经济运行中看起来直接效益并不明显,但是有综合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和领域,财政预算将更多地发挥作用,包括努力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更多地注重民生和深化改革等等,将作为财政政策的重点,财政政策在稳健背景下蕴涵的结构性变化将更加突出。 结构失衡是经济运行中更为突出的问题 2007年以来,CPI逐步走高、经济增速偏快,过去几年存在的三过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方面的矛盾浮出水面。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由过快走向过热,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货币政策频繁动用,包括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多次登上舞台,货币政策成为人们眼中最热的词汇。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现状看,政策效果并没有大家预期的那样好,原因有很多,不过我们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没有完全得到矫正。比如由于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间接导致投资率不断攀高、消费率不断下降、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持续走高,流动性过剩趋势不断加剧,且过剩的流动性伴生出资产泡沫化问题。显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采取更大调控力度进行总量调控面对目前经济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经济问题对总量调整越来越不敏感,已成为经济趋热难以达到平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结构比总量更棘手。这样,要改善调控效果就必须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结构调整问题。 2007年以来,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型燃汽轮机、直流输电设备等实现国产化,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稳步提高。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的同时,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加快。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不但延续了2006年的下降势头,而且两项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在政策支持下,服务业发展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也出现加速发展势头。 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犹存,深层次矛盾亟待破解。比如,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依然处在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结构失衡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为确保实现又快又好的经济目标,结构调整正在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财政政策有助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 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责任是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调节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别,保持适当合理的分配差距,以防止过度的收入悬殊,并从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如要控制总需求,可通过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等措施,可立见成效;而要刺激需求,则可通过减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手段较快实现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它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支出规模,达到增加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为前提的。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一方面总量供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部分薄弱部门投资缺位状况依然十分严重,农业、高科技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相对薄弱的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说,在总量矛盾的大背景下,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而财政政策正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讲,让财政政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符合我国当前现实的,而且,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也为财政政策实施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针对近年来突出的宏观经济矛盾——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财政政策也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可否认,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是中国实体经济回报率较高所致。而细究高回报率,来自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更多的因素在于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都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单靠提高利率等货币政策调整,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从根本上抑制投资过快和国际收支顺差过快增长势头,必须在进一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同时,着眼于税收等财政政策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执法力度等行政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投资成本,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调整总体策略应是组合调整,而非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抑或是财政政策,宏观调控部门多策并举才是最优选择。而在目前结构化调整时代,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将成为未来可能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007年以来,在货币政策频繁推出的同时,为减少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我国多次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如4月15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6月1日,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7月1日,再次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针对逐渐升温、投机气氛浓厚的证券市场,财政部5月30日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并将利息税自8月15日起由20%调减为5%,影响了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为了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为了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并且调整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政策,暂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调高了岩金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统一了全国钒矿石资源税的适用税额标准。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并对盐资源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结构性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公共财政框架已然明确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构想,应该说,公共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方向早已明确。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更是为公共财政框架描绘出了蓝图与路径,为当前公共财政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财政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重点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失灵”而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问题,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无疑,公共财政作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实现职能的经济基础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已取得初步成效。迄今,不论是正在实施的部门预算改革,还是通过试点得以推广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以及各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财政管理模式创新,都为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筑了基础性的制度平台。与之相对应,财政支出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开始由吃饭型财政、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型。 公共财政的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就是雪中送炭,即更多关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里社会方方面面非常关注的有: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村问题等。 财政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财政部门确实在这些方面增大了投入。2003至2006年,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分别为2144亿元、2626亿元、2975亿元和3397亿元,累计达到11142亿元,年均增长15.6%。2003至2006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累计达到13833亿元,年均增长18%;教育支出累计达到16224亿元,年均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到3990亿元,年均增长20.1%;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累计达到2622亿元,年均增长18.3%。 2007年以来,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重点支出均得到较好保障。前十个月财政支出总体增长较平稳,各项重点支出有比较好的保障,结构有所优化。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支出投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支出4947.55亿元,同比增长3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63.97亿元,同比增长34.5%;科学技术投入1009.7亿元,同比增长30.5%;医疗卫生投入1243.08亿元,同比增长41.3%。 这些增长数字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倾斜,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将是把握未来财政政策总体方向的一个基本点。 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作了更为集中和明确的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题得以延伸,发展内容得到丰富,发展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发展的落脚点和发展成果的主体归属得到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建设”进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有效率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中,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应该取之有度,取之有法,财政资金的运用,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能因为政府配置资源而受到影响。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其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财税体制改革应该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该是有助于自主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和谐社会形成、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得到贯彻的体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化财税改革提出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相关制度建设的要点,主要包括合理的财权(税基)配置和科学、有力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适当探索地方政府公债制度。比如,税种哪些应归中央,哪些应给省,哪些应放在市、县,哪些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应处理为共享税和如何处理,以及地方必要的税种选择权、税率调整权、收费权等;转移支付制度如何改进;如何结合《预算法》的修改,适当发展规范的地方政府市政债等地方公债等。这些方面,2008年应加快改革进程。另外,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组织实施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工作。 继续改变财政支出结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这本应该是财政的首要任务和职责,但当前财政的支出结构却与此大相径庭。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社会收入差距加大,通货膨胀抬头,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加重,不利于民生和社会和谐。与此同时,财政收入超常规大幅度增长,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的这些特点,加强了很多普通群众的一个感觉: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富人和政府的钱包越来越鼓,自己却没有相应受益。这种感觉导致一些人对社会的冷漠甚至不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继续对中国财政的支出结构进行改变,财政支出以关心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为中心,以社会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为主。 从国际对比看,西方国家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财政建立了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制度,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政府介入社会公平问题。大多数西方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就运用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安排财政支出,并且普遍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教育支出十分普遍,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对基础产业等公共领域的投资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明显高于我国。我国在这些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空间。 继续完善税制。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全球化规律的支配下,世界税收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国的税收制度不断趋同化,按照国际惯例来改革和完善税制已成为各国的共识。首先,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消费型和收入型增值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大规模税制改革,采用较为中性的增值税制,围绕课税水平、课税结构等方面的改革,采取了“宽税基、低税率、紧优惠、严征管”等措施,其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几乎涉及到一切商品和劳务。其次,完善所得税,提高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所得税具有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的税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制都是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均允许在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生计费、个人免税等项目。第三,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税是根据受益原则征税的,是由获得某种特定收入的纳税人缴纳的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税种。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中,至少有132个国家实行社会保障税制度,其中108个国家正式实行含有工资税、社会保险税、社会税、社会保障捐赠在内的社会保障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税是中央税收的主要税源,例如, 德国为40%左右,超过了个人所得税,成为第一大税种。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仍有比较大的差距,现行的税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快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党和国家所确立的“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运用财税政策来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那些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更是如此。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初步建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但总体来讲,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政策手段比较单一,真正发挥实效的并不多。目前,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 完善资源环境方面的财税政策。一是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收费征收范围,将各种污染源纳入收费范围内,并进一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水平,将环境要素成本量化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立足于资源“开源”“节流”和“保护”的各个环节,研究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财税政策,从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完善税收政策、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促进资源有偿使用等四个方面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三是积极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发挥税收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完善个人所得税。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把个税起征点由之前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根据财政部的测算,扣除标准提高后,工薪阶层纳税人将从占总人数的60%减少到26%。但是,这个测算所依据的是当时的静态数据,并没有考虑到其增长性及通货膨胀等因素。最近两年,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劳动力价格得到普遍提高,工薪阶层的纳税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26%的比例,再次成为个税缴纳的主体。这样,其调节贫富差距的本质作用在弱化。同时,由于物价原因,目前的1600元与当时的1600元的购买力也有了差距,即目前的免征额的购买水平在下降。这样,一成不变的1600元的个税起征点其不合理性就显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建议应完善、改革个税制度,将个税起征点与收入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挂钩,实行不同年度浮动的个税起征点制度。这样既有利于拉动内需,也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实现藏富于民,也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精神。 课题负责人:范剑平 执笔:胡少维 郝彦菲 高辉清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