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日本企业在高成本灾难中涅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9:06 《全球商业经典》

  日本企业

  在高成本灾难中涅槃

  作者:全惟幸

  原料涨价、工资涨价、日元升值……日本在过去几十年里遇到的高成本危机此起彼伏,在历史上相似的高通胀危机下,日本企业却获得了涅,成为无人可敌的国际巨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制造也曾经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并依靠廉价产品的出口迅速壮大。

  之后,他们遇到了与今天中国企业类似的挑战——石油涨价、原材料涨价、工资涨价……低价格的优势被迅速吞噬,但是,就是在这些严峻的挑战之下,诞生了一批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国际企业,如丰田、索尼、新日铁等。

  1973年10月,当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而引起石油危机的时候,日本经济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99.7%的石油和90%的一次能源都依赖进口。

  

原油价格一举提高四倍,引发了全球的通货膨胀,企业各项成本急剧上升,1974年,批发物价以50%的幅度高涨,当年春季,工人工资也上升了32.9%……钢铁和化学等能源耗费多的产业成本大幅上升,1974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0.2%,1975年的增长率停留在-3.6%。

  仅仅四年后的1977年,又遭遇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企业又不得不削减过剩人员和压缩贷款。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开始加大出口,日本的廉价产品,渐渐变得质量过硬,受到越来越多欧美消费者的青睐,日本企业也迅速积聚资本,成为在全世界到处买楼的土财主。

  但是好景不长,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日元被迫大幅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优势,廉价的日本产品从此失去了进入欧美市场的价格优势,一蹶不振。

  然而,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日本企业实现了质的飞跃。节约能源的技术改造因此在日本被推向了极致。在世界公认高耗能的钢铁、造纸、纸浆、化学、玻璃制陶、水泥等高能耗行业,一系列的技术改造让他们在日本最终成为全球劳动生产率最高、能源消耗率最低的标杆。

  也正是这些严苛的条件,让众多企业激发出了惊人的潜力——丰田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精细生产模式,这套生产经验今天甚至成为全世界汽车行业顶礼膜拜的圣经;国内不断出现的困局,让索尼的创始人下定决心举家迁移美国,最终成为一个雄霸全球的国际品牌;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让新日铁放弃简单廉价钢铁生产,最后成为一个依靠技术输出获得利润的钢铁业教父……

  一系列洗礼之后,如今的日本企业,几乎成了尖端技术的代名词,日本企业的厂房里,电子计算机、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等现代设备,既降低了物资消耗和降低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也就是几十年前,这些进入世界500强的日本企业,还只会通过拆卸别人的产品抄袭模仿。

  当通货膨胀的海啸来临时,所有企业都在与浪头赛跑,而最终跑赢的,必定是那些拥有超凡智慧的企业和决策者,他们不可思议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创造了奇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