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浪莎袜业逃离沃尔玛 用整年利润砸出高价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9:06 《全球商业经典》

  经典案例之一:浪莎袜业

  逃离沃尔玛

  用整年利润“砸”出高价品牌

  作者:张晶

  与成本搏斗,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战争,如果不想在被动应战中被最终累垮,就要提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方式,跑在危机到来之前。

  三年内,高级技工工资涨了一倍;近四年来,义乌袜子的原材料价格也翻了一倍,如果再加上出口创汇因为人民币升值将近13%的利润大幅下降,几乎很难让这些原本利润率维持在5%~10%的企业还有活下去的条件。

  然而,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却给了行业的老大浪莎一个变革的好机会,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浪莎的营业额不仅增加了两倍,利润率也和过去持平。如果不是因为浪莎拒绝低价的诱惑,快速转型奔向另一个浪头,它很可能早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被拒绝于生死线外了。

  早在上世纪末,义乌凭借世界闻名的小商品市场,获得市场的权力,打败了中国袜业制造发源地广东;而与义乌相距不到50公里的诸暨,则遍布着大量的家庭作坊,并靠外贸崛起,成为世界袜都,如今世界1/3的袜子来自诸暨。单单诸暨的大唐镇,袜业养活了镇上20万 人,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而近年来,这里更热闹的是一场行业洗牌大战,在对付共同的成本危机同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与成本搏斗 看不到尽头的斗争

  在中国的袜子行业,成本挑战从2003年就开始了,全球通胀导致世界范围内原材料价格飞涨,仅氨纶一样就从7万元/吨涨到13万/吨。更要命的是:劳动力如今也高价难买。在

长三角地区,三年前一个袜厂普通成熟技工只需1000元/月,现在涨到2000元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所有员工宿舍开始安装空调、电视机,否则工人就会跑掉。

  在世界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义乌和诸暨,大批的小企业转产、倒闭、沦为大企业的加工车间,直至最后被收购。

  浪莎作为行业老大,也必须在这场成本的竞赛中努力奔跑。在浪莎的厂房里,大机器替代了工人,生产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企业内部也开始倡导各种节约的口号——第一次就把事情最对,不返工就是最大的节约!但同样和成本斗争,始终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马拉松赛跑,如果只在这条路上不停奔跑,包括浪莎在内已会越来越吃力,必须有新的突围方法。

  事实上,此次让许多同行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成本危机,浪莎似乎并不在意,三年来其产能反而扩大了一倍。快人半步,主动出击,不断寻找高利润,这是浪莎对付高成本的独门武器。

  用整年的利润砸广告 摆脱廉价

  1980年代,义乌成为全中国小商品集散地,从广东发过来的各色商品从这里流向长三角,再流向内地和海外。

  当时袜业非常杂乱,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每一家小店铺背后都是一家小型工厂,设备简陋、产品粗糙,但价格便宜,利润率则高达好几百倍,许多人一夜暴富。市场太好赚钱了,翁家兄弟决定进入袜业,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唯一没有品牌的家纺市场。1995年浪莎袜业创立。正好碰到1997、1998年的通货紧缩,由于当时经济普遍不景气,低价产品,成为萧条时期的时尚。

  利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和简单的生产设备,浪莎的袜子质量比普通杂牌的丝袜只好一点,价格也只贵一块钱甚至几毛钱。很快,在二三级城市的路边摊中,浪莎就成为最高档的商品。

  与义乌其他的业者不同,在利润唾手可得时,浪莎却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了。成立之初,翁家三兄弟便打算建立自己的品牌,目标不仅局限于袜子,他们在

纺织品44个种类中都注册了“浪莎”商标。

  1996年,浪莎拿出上一年整整一年利润去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没想到受到了对方的嘲笑:“做袜子的能有多少钱打广告!”寡言少语的翁荣弟回了一句:“我的袜子当然不会只是卖便宜价。”浪莎找到知名度正处于上升期的港星张柏芝代言浪莎。于是一时间,浪莎的新产品得以定出更高的价格,因为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浪莎袜在二三线市场竟然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种平价的时尚,销量大增。

  这领先的第一步很快被同行跟风,更多的玩家看到浪莎销售额大增,纷纷进入这个市场,他们尾随浪莎的步伐,创立自己的品牌。

  坚持品牌 抛弃沃尔玛

  在外贸方面,和大多数遭遇成本危机的同行一样,浪莎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他们第一个将工厂移出浙江,到劳动力和电力更便宜的苏北和内陆等地。从2006年开始,浪莎将上游原料包纱生产也买下来,以减少中间交易环节,降低成本。

  但成本跃升却导致沃尔玛2006年在中国采购量锐减40%,而2007年浪莎失去了沃尔玛这个最大的外贸客户。

  三年来沃尔玛为浪莎带来了500万美元左右的营收。2007年1月到8月浪莎从沃尔玛获得的订单就有200多万美元,但接连几年的成本上升,导致今年双方价格谈判不欢而散。浪莎希望提价,而沃尔玛却拒绝提价,更不允许浪莎拥有自有品牌,双方一直僵持到现在未有进展。

  这也让浪莎意识到,外销代工始终只是辅助。于是浪莎在提高中小渠道外贸客户比例的同时,更着力打造品牌,将内需市场立为企业战略根本,不断找寻利润率高的产品,与大公司进行研发合作,做产业标准。

  经过这些努力,欧盟中小渠道商的采购批发商同意浪莎的提价,因为浪莎的自有品牌在欧盟和美国中小渠道商中大受欢迎——这些弥补的订单量利润比沃尔玛原先的订单高出80%。

  与此同时,翁荣金仍然在忙碌地拓展第三世界的客户——正在增长的第三世界国家市场是一个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分散风险。

  与杜邦合作 将“丝袜”卖到150元

  如何继续保持增长?除了尝试外销新路径,浪莎的另一个成功绝招,是将品牌往高端游移。在这方面,三兄弟之一的翁荣弟将时间几乎全给了内需市场和销售,并决心在内需市场找到高利润的突破口。事实上,外销为浪莎带来了巨额的营收,但也在近几年承担了主要的风险。而抓住内需市场,将品牌向高端转型的策略,却帮助浪莎安然度过外贸风险。

  原本外销市场利润率轻松就可以赚到25%左右,内销利润率只有10%左右,但是近两年通过做品牌,内销平均利润率在上升,而外销利润率却远不到20%了。

  从新技术里挖掘新价值是另一条思路。2000年,浪莎拿出3000万元,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出天鹅绒连裤袜。尽管售价高达五六十元,却仍然供不应求。三年来,天鹅绒丝袜、连裤袜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为浪莎创造了近1亿元的利润。

  之后,寻找技术的目标对准了国际材料巨人——杜邦。很快,杜邦开发的新材料,开始在浪莎的生产线上试运行。与此同时,翁荣弟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各省市的二线城市奔波。他和顾客交谈,发现未被发现的潜在需求,再将它带回去,与杜邦一同研发。

  今年,杜邦帮助浪莎把“袜子”装进了瓶子里,变成了喷雾,也就是“液体丝袜”。这种喷雾就像第二层皮肤,有丝袜的光泽和保护作用,却没有丝袜容易破、滑脚的负担。尽管售价高达150元左右,是过去产品平均单价的三倍,这个产品一推出,就成了今年夏天浪莎渠道中的销售生力军。

  与此同时,翁荣弟和翁荣金两兄弟开始频繁找寻国内客户。现在,他们的自有渠道已经占到1/2。

  一方面,不断找到更高利润的产品,另一方面,尽快将这些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并减少中间环节,凭借这个,浪莎要抢占国内市场的高利润。

  中国制造业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控制成本终归都是权宜之计。在义乌,和浪莎同时起家的那些小袜厂,当初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只顾沉醉于这些财富,而如今,它们要么沦为浪莎的加工厂,要么相继死去。

  在义乌和诸暨大唐,随着大批企业难以为继,它们开始将厂房关闭,机器拿出来出售,当地袜机旧设备交易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这意味着大量袜厂大批死去,成本压力导致的行业洗牌正越演越烈,而其间形成的巨大旋涡中,能够生存并越滚越大的企业,则是那些找到特殊方法的企业——浪莎的经验就是:坚持不懈地寻找最赚钱的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