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仿真交易凸显风险教育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2:57 金融时报

  见习记者 石晓芳

  编前语: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证监会负责人指出股指期货的推出需要从制度、技术和投资者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准备。现阶段,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都基本成熟,待投资者教育等工作推进之后,推出股指期货的时机可能就成熟了。

  此言论引发市场普遍预期一再推迟的股指期货将有望近期登场。那么针对股指期货,主要应该进行哪些风险教育?目前的大盘指数位置推出期指影响几何?期货概念公司又将如何受益?本期策划就从这三个角度综合揭示股指期货预期下的市场反应。

  从2006年10月30日中金所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以来,参与者由散户逐渐扩大到以券商、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和私募基金,可以说市场上主要的投资主体,都已经投身到仿真交易之中。由于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信息充分,投资更理性,所以对散户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就更为重要。

  从仿真交易近况来看,合约投机性偏重,主要表现在远月合约比近月更活跃。据期货公司的专家介绍,这主要是由于仿真交易里投资者只是模拟操作,不是动用真正的资金投资,所以不注重风险控制。目前美国和香港等股指期货,一般都是近月合约交投活跃,因为近月临近到期,最后收盘价的高低可以决定盈亏幅度,最后交易日成交量有时候甚至会成倍放大。为了扭转这种非正常局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再次运用调整交易保证金这一常规风险控制手段,将仿真交易IF0709、IF0710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2%调整至10%,以此刺激近月合约的活跃程度。

  从经易期货公司提供的仿真交易实例来看,随着股指期货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散户投资者心态各异。某些老股民对这个新事物不以为然,认为“股指期货推不推出来跟我没什么关系,反正我不准备参与”;有些虽然经常关注相关报道,了解股指期货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很大变化,但是对于股指期货到底会给普通投资人带来什么变化,却思量不清;有的投资者从仿真交易中盈利颇丰,50万元的本金已经翻到了500多万元,对于股指期货迟迟还不推出,耿耿于怀地表示,“这不是耽误我赚钱吗?”;也有投资者声称自己对大盘的涨跌判断经常“八九不离十”,但是挑选个股却屡遭挫折,所以对不看个股、只重指数的股指期货相当感兴趣,希望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新市场上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对于各异的心态,经易期货的专家表示,股指期货门槛高,不是任何投资者都能轻松参与的,但是投资者及早增加了解能够帮助自己对将来

股票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环境做好准备。投资者可以参与仿真交易来进行入门培训,仿真交易资金为模拟资金,下单、成交过程都经过中金所撮合系统,是真实成交,投资者可以通过仿真交易来熟悉交易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仿真操作,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交易特点会有直观了解。

  不过投资者参与仿真交易经常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为了加快盈利速度,可能会逐渐加仓甚至“满仓”操作。这种时刻保持满仓操作的手法在用自有资金进行趋势操作时非常忌讳。投资者没有给自己留有任何调整的余地,如果行情振荡反复,保证金就会不足,投资者将被要求追加保证金,用追加的资金来保住头寸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而如果没有及时追加,交易所或经纪公司将代为强行平仓,平掉一部分头寸,到可用保证金是正数为止。这是没有进行风险控制的投资者可能经常遇到的“紧急情况”。事实上,投资者设好止损、控制好仓位,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紧急情况”发生。专家建议,仿真资金毕竟是模拟的,投资者对风险控制的意识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如果认为自己需要在这方面有所加强的话,不妨拿出少量的资金在商品期货的品种上略作尝试,真枪实弹的演练更加有效。

  此外,认为自己不参与就可以不关注股指期货的投资者也需要更新理念。老股民倾向于透过换手率、交易量等数据来判断主力成本区间或者操作动向,指导自己的股票买卖。基金或者机构是股市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动向往往给股票价格带来显著的影响,股指期货推出后,基金或其他机构必将参与股指期货,这样他们的投资操作手法也将产生很大变化。极端例子就是未来机构的出货可能不在股票市场上明显的体现出来,而可能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体现———机构运用股指期货与现货(即股票)进行对冲,锁住利润,然后在现货市场把股票慢慢出掉。这种操作方法对于股民来说相当陌生,但是推出股指期货后,这并非不可思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