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德贸易行走在十字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6:05 《华人世界》

  特约撰稿/关愚谦

  目前在世界,不论在东方或西方,有一批这样的人看事物绝对化,非黑即白,非友即敌,这是错误的。

  北京方言里有这么一句话“怎么那么寸啊!”意思是,太巧了。这两天,汉堡天气奇热,我家专用来看电视的房间又小,很少进去。今天降温,晚上吃完晚饭,正好是北京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放新闻的时候,我顺便进屋打开电视一看,只见一架波音747飞机慢慢降落在一个一望无际但又简陋的机场上。播音员解说,这是中国林德公司刚刚买下的德国帕希姆货运机场。正在降落的是中国第一架货运飞机。从现在起,中国在欧洲有自己的货运机场了。

  中国人买了德国飞机场,要倍加小心

  关于中国河南商人竞标的德国帕希姆机场笔者早就听说了。但是竞争者有近十家,什么时候被中国争到的。现在才知道,2007年7月,林德公司花10亿人民币购买了德国帕希姆机场100% 的产权、机场设备及附属经济合作区土地的永久拥有权。它拥有永久的经营权。一个中国公司收购外国机场,在中国航空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并且前途无量。目前中欧货运繁忙,还有上升趋向,欧洲人一直处于主动地位。现在,大不一样了。

  据了解, 帕希姆机场曾是前苏联的军用机场,可以起降各种机型的货运和客运飞机,占地约13000亩,地处

汉堡和柏林之间,2小时的航程可覆盖欧洲的大部分机场,是一个理想的欧洲货运集散中心。帕希姆机场由于货源不足,2006年底,向全球招标出售,现被河南林德公司夺标,单凭中欧的货运订单,养这个机场富富有余,还可以给该市带来巨额税收收入,帮助解决该地上千职工的就业问题。这是双赢的好机会。太理想了。

  与此同时,笔者也要向林德公司敬一言,也不要过于乐观。中国买别人家机场,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心态平衡,尤其是前东德人,由于历史情结,反外情绪相当厉害,一定要聘请熟悉该地法律、经济运作、语言、民族风俗情况的华人律师做顾问,和德国方面搞好关系,在签订合同时越细越好,这样才可以减少将来很多误会和麻烦。

  德国人的性格和中国人不一样,有一说一,公事公办,为人傲气,过于直率。中国人性格是今天看你不顺眼,处处不顺眼,很易形成成见。只要双方有摩擦,很难合作,损失会很惨重。现在一切刚开始,什么都好说,但当该机场兴旺起来、当林德公司获得巨额利润的时候,什么问题都会冒出来。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竞争并非意味着敌对

  不久前,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发表了对中欧关系措辞激烈的演讲,称中国贸易壁垒使欧洲每年损失200亿欧元,中欧的贸易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中国出口遭受外国贸易壁垒的损失也非常大,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我国出口行业直接损失758亿美元。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上一个月,即将退位的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回答记者说:中德贸易的发展很快。年增长率现已达到25%。我们两国之间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竞争并非意味着我们是敌对的,因为我们要一起应对共同的问题。

  合作者要共同制定竞争规则,才能成为更好的合作伙伴。成为竞争对手是当今世界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在中国卖德国汽车,而中国也开始在德国销售中国汽车,这就成为竞争对手;再比如,我们卖飞机,而现在中国也在研发本国飞机,彼此之间有竞争。总之,在每个领域都存在竞争,甚至文化合作中也包含竞争。拿电影业来说,你们的张艺谋,他希望能吸引大量观众去看他拍的电影。我们有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他凭借德国影片刚刚获得奥斯卡奖,他也希望吸引大量观众。因此这两个导演其实也在相互竞争。作家、艺术家抢占关注率、争夺报酬,竞争是现代世界的基础。

  史丹泽先生真不愧为是个外交家,说得头头是道。笔者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目前在世界,不论在东方或西方,有一批这样的人看事物绝对化,非黑即白,非友即敌,这是错误的。

  当史丹泽大使听说有人把中德关系形容为一度的“蜜月期”时,他笑着说,“我结婚已有三十二年了,而度蜜月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和妻子的关系却比蜜月时要好多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接受对方。如果两个人,或者在政治上,两国或两地区要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就必须相互了解彼此观点和利益的差异,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必须应对这些差异,用妥协、谈判等等来解决这些差异。共同协商制定规则,在这些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关系,这样才能把良好的伙伴关系维持32年、320年,甚至更长。”

  也许是和笔者的年龄有关吧,我现在看问题的方法与年轻血气方刚时的态度不一样了,如果换了过去,我会把欧盟骂得狗血喷头,“你们的汽车可以随便进口到中国来,为什么我们中国某些

纺织品和鞋类的进口受到你们的限制。好好分析,欧盟确实有其说不出的苦衷。因为欧洲还有一些密集型工业的国家,他们生产的轻工业产品确实受到中国贱价商品的威胁。但是,另一方面, 曼德尔森还表示,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欧洲对华的贸易赤字正在增加,欧洲国家损失200亿欧元,这相当于欧盟对中国出口量的30%。在这一点上,笔者就不敢苟同了。中国愿花钱买你们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处处设防,出现赤字,那怪得了谁。

  总之,有理说理,有利双赢,和睦相处,不带意气。这是中国人生意兴旺、经久不衰的老经验,千万不能忘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