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房地产蓝皮书出版发布会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 12:03 中国网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2007年版出版发布会现在开始。

  (2007-04-27 08:54:12)

  [谢寿光]:

  会议开始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主席台就坐的专家和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全立副院长;中国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原协会会长、著名的房地产领导和专家杨慎会长;中国房地产评估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强;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邹晓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研究室主任孙惠林;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司房地产处处长翟善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

  (2007-04-27 08:56:16)

  [谢寿光]:

  还有一些专家也陆续的会到,包括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国刚和一些专家。出席会议的还有韩国大使馆经济部一等秘书韩相国。

  房地产问题一直是最近几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每年都要推出他们的研究报告《房地产蓝皮书》。每次《房地产蓝皮书》的推出,都会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引起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2007-04-27 08:58:35)

  [谢寿光]:

  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就媒体如何有价值的、准确的把蓝皮书的成果表达作一点说明。

  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发布的时候,在有关房价以及其他房地产政策的相关问题上,在媒体里引起不同的意见。在采访专家的时候说法上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蓝皮书的一个特点,代表的是专家的个人观点,每一个蓝皮书的课题组的总报告是代表主编者的意志。作为出版者来说,我们通过根据皮书的技术的规范,以及我们的规定,有关审稿的原则进行把关、审查,既不代表出版社的观点。

  (2007-04-27 09:01:33)

  [谢寿光]:

  所以,如何准确地利用专家的研究成果,希望各家媒体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也就是前两天,《农村绿皮书》发布会上,有一些领导同志的发言代表的只是自己个人的观点,其中有一家媒体应当说是没有很好的把握,而是炒作,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次会议里,一方面大家把蓝皮书书中的内容准确地表述,如果根据自身的要求可以单独采访与会的个别专家,但是仅仅代表专家本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社科院,也不代表出席会议的某些领导部门的同志。

  (2007-04-27 09:03:07)

  [谢寿光]:

  因为这些问题我想要反复说清楚,免于误导。现在媒体也非常厉害,可能会给我们日常的工作造成混乱。房地产的问题敏感度太高,今天讨论的,而且主题又是聚焦房地产政策。政策当然是由政府发布的,但是,专家个人对这些政策的效应,政策形成的效果是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但是,这些观点和看法只代表发表的个人的自己的意见。当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的研究是持续追踪的,2007年《房地产蓝皮书》到底有哪些亮点?哪些会引起大家高度关注的成果?一会儿主编会向大家作报告。

  (2007-04-27 09:04:14)

  [谢寿光]:

  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全立副院长讲话。

  (2007-04-27 09:07:18)

  [高全立]: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7年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社科院的领导向主办单位对该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向到会的房地产界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07-04-27 09:07:32)

  [高全立]:

  在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保证,而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对经济,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重大作用,必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7-04-27 09:08:21)

  [高全立]:

  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正处在这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的增量需求和改善需求双旺盛,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解决温饱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住房一定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载体。

  (2007-04-27 09:08:54)

  [高全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迅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是也存在着房价偏高,公用结构不够合理,房地产持续过热等问题,这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也与政策和管理有关。2006年国家房地产业宏观政策密集出台,强调调整住房功能结构,关注保证,特别是低受家庭的住房保证问题,2007年房地产仍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两会”热门话题也是房地产问题。因此,对房地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证体系,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04-27 09:09:52)

  [高全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持编撰的《中国房地产蓝皮书》已经连续出版四年,从学术的角度审视和评判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2007-04-27 09:11:10)

  [高全立]:

  2007年《中国房地产蓝皮书》将房地产政策作为主题,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做了艰苦的努力,但是,由于数据、实践和力量的限制,报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嘉宾在今天的论坛上积极展开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希望通过与媒体的共同努力,使《房地产蓝皮书》的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为我国的房地产业稳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祝这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7-04-27 09:11:25)

  [谢寿光]:

  谢谢高院长的讲话。高院长在讲话中提到《房地产蓝皮书》已经连续出版四年,其实对每一年课题组专家所发布的成果,其实我是有一个建议,明年开始各课题组对上一年度,甚至再上一年度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纠偏。

  (2007-04-27 09:12:12)

  [谢寿光]:

  从我这几年作为出版者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蓝皮书和整个对房地产趋势的预测,走势的预测应当和实际的情况是吻合的,提出的一些上涨的价格指数可能不能说非常精确,但是蓝皮书最大的成果,不是精确到上涨到几个百分点,或者是每平方米上涨多少钱,而是在于对它的趋势,对于各种政策的效应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做了一些专家的分析和评估,便于无论是政府的决策部门还是老百姓,根据专家的意见去把握和评估,这也就是蓝皮书的价值所在。

  (2007-04-27 09:12:59)

  [谢寿光]:

  2007年《房地产蓝皮书》到底有哪些亮点,现在有请蓝皮书的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景国先生作主题报告。

  (2007-04-27 09:13:59)

  [李景国]:

  谢谢!各位专家、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上午好!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2007年房地产报告的专题演讲。第一,房地产政策回顾及2006年政策的特点。1998年住房制度商品化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成长和发展,但是距今毕竟不到十年的时间。时间长短,必要的法规制度、政策还很不健全,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房地产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很快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7-04-27 09:15:24)

  [李景国]:

  为了解决房地产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抑制经济发展过热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是近几年国家出台政策最多的经济领域之一。2007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的政策篇,对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近几年政策的主要特点:

  (2007-04-27 09:16:35)

  [李景国]:

  1.调控对象由初期以土地调控为中心转向土地调控与房屋调控并重。2.土地调控由早期主要关注国有土地资产流失问题,开发区建设用地转向对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关注。3.房屋调控重心由重视房地产业发展转向对住房价格的关注和最近对住房结构的调控。4.土地和房屋调控由“租”“费”为主转向以“税”为主,由软约束转向硬约束。5.金融调控由宽松的鼓励性转向紧缩的限制性。

  (2007-04-27 09:17:16)

  [李景国]:

  2006年房地产政策特点,2006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调整供给结构和引导需求为主线,与前几年相比,其特点是:1.政策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增强,2006年4月底开始,国家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密集出台,涉及信贷、税收、利率、外资、套现结构、市场信息、土地出让与督查力度、土地收益分配管理等领域,涵盖了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2.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强。不仅包含具体措施,而且具有量化的指标。如对套现面积及其比重进行量化的规定。

  (2007-04-27 09:19:27)

  [李景国]:

  3.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增强。政策和措施主要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商品房供应套现结构不合理,普通住宅供应少等问题。4.政策出发点增强了对民生的关注度。2006年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以满足普通居民住宅需求为出发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高到显有的高度,凸显了关注民生的理念。5.强化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对政策的落实加强了监督检查,相关部委组成调查组对全国各地调查房地产的调控效果,加大了对违规、违法事件的处理力度。

  (2007-04-27 09:20:46)

  [李景国]:

  6.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土地督查制度,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实行管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第二个大方向,2006年中国房地产概括及存在的问题。一,房地产概况。首先看房地产投资。2006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投资的比重与2005年基本持平,(2005年是17.8%,2006年为17.6%)。投资增长率略有回升,(2005年19.8%,2006年为21.8%,)但是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率。

    相关报道:

    房地产协会原会长杨慎:三大原因阻碍房价下降

    邹晓云:应逐步放开合作建房

    中国总体地价增长 主要城市之间变化幅度差异大

    蓝皮书预计2007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个人房贷步入平稳增长新阶段 部分地区暴露风险

    蓝皮书预测今年商品房供给结构矛盾将有所改善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