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修建深入农村的信息化高速公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会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修建深入农村的信息化“高速公路”

  季谭

  “农村贫困的主因,已由地缘、交通因素逐渐上移到信息、教育、资本等深层次因素,因此对农村扶贫更需要为其提供信息、教育上的支持。”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在日前“首届信息化扶贫年会暨中国村络工程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会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互联网这个现代世界不可或缺的阳光,还没有照到我国8亿农村人口身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半年前开始推行“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下称“中国村络工程”)。

  林嘉騋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正在联合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任铁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正大集团资深副总裁杨海浩等人共同做这件事情。

  林嘉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经过半年多准备,村络工程第一批试点的选点工作已经结束,工程进入试点操作阶段。

  “在调研中发现,从城市到农村的物流、资金流,到县一级就很难再深入了。县级以下地区,渠道建设就特别困难。”林嘉騋说,根本原因就是信息流不畅通,不知道农村的具体需求,也不知道能到农村找到什么原料,没有信息,物流、资金流就没有指路牌,企业自然望而却步。

  中国村络工程,就是要把信息流打通,直接通到行政村,通到农村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日前,林嘉騋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介绍乡村中国村络工程。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开展中国村络工程背景是什么?

  林嘉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一再强调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提高农业水平,来使农民增收增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推出了“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希望通过协会发起这样一个工程,联合社会各界人士给农村修一条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帮助农村摆脱贫困。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进行中国村络工程的思路是什么?

  林嘉騋:我们进行中国村络工程的工作思路是“靠中间,抓两头”。

  靠中间就是依托和利用国家基础网络;抓两头则是指“上头和下头”:“上头”指中国村络工程大力整合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信息,如正大、新希望等涉农项目、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涉农远程教育,各种农业网站、市场行情信息,发达地区各种务工信息,科研机构的各种实用技术等。

  “下头”是指让农民能免费、直接地应用这些信息,为此村络工程在行政村建立免费向普通农民开放的“新农网络之家”。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村络工程的具体运行渠道怎样?

  林嘉騋:我们是到行政村建“新农网络之家”,就是建一个能用电脑、通上网络的大教室。

  这种设置与网吧不同,信息化不是有电脑、能上网就解决了。第一要解决网络服务问题,农民到网络上不能漫无目的,要有收获才行;第二要解决网络接入,就是要通网络,不能是信息孤岛;第三要把信息转化好,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加上物流和资金流跟进,农村和城市之间才算实现“全流通”。

  要让农民在信息化过程中尝到甜头,现在农村产品信息不对称,比如价格问题。通过网络,可以知道哪些产品市场已经饱和了,不能再发展,还有哪些还可以继续生产。

  希望我们的村络工程,能帮助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协会中国村络工程项目如何与社会进行合作?

  林嘉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社会各界都可以与我们合作。比如信息服务,中国村络工程要靠众多的合作伙伴,正大集团、中国农业大学,IT界可以一起来开发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对医生的培训,医药界可以多担待些;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名额可以在我们网上多放些。

  在村上我们建“新农网络之家”,是敞开与全社会合作,目标就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善心支持农村发展。

  “新农网络之家”是一个全面的渠道系统,是高速公路,上面要跑给失学儿童的社会捐赠、要跑技能培训网络教育、要跑好化肥好种子、要跑好的日用品、要跑好的电影和

京剧,要做到全村都能用、全村都享受,全面提升乡村社区的基本发展能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