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外资整购内地物业 落单295亿港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 07:20 新京报

  戴德梁行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内地共发生49宗逾千万美元的整幢物业买卖

外资整购内地物业落单295亿港元


  去年二季度,日本Replus株式会社收购了华贸中心1、2号写字楼,金额达24亿元。周晓东摄

外资整购内地物业落单295亿港元

  本报讯 (记者 叶保秀 关爽) 2006年,由境外资金促成的整幢建成物业买卖宗数比2005年增加近四成,涉及金额达295亿港元。这是国际知名物业顾问戴德梁行在昨天发布的《亚太区2006年物业市场回顾报告》中指出的,这反映了尽管受到一系列政策波动的影响,但去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仍然吸引了大批境外资金。

  大额整购宗数增加近四成

  据戴德梁行统计,2006年全国共发生了49宗金额逾1000万美元的整幢建成物业的买卖,其中82%的交易额由境外资金(指所有在海外(包括香港)上市的投资者及发展商)促成。

  比起前年,逾千万美元的整购物业交易宗数增加了38%,涉及金额更是由177亿港元跃升了67%至295亿港元。

  对此,戴德梁行研究顾问部董事陶汝鸿指出,交易宗数及金额同步上扬,标志着在

房价上涨和看好
人民币升值
潜力前提下,投资资金对中国市场,特别是能够提供可观回报的建成物业兴趣日浓。

  京沪成交宗数占一半多,广深份额上升3倍

  从整购物业的地域分布上看,戴德梁行的报告显示,仍以上海和北京为首选,两地交易宗数占整体的一半多。

  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场就出现了几宗引人注目的海外资金大单交易。比如,年初,

华普中心以高达22亿元出售给亚洲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创下自2001年以来单一写字楼买卖金额的最高纪录。

  但是,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深圳表现尤为突出。

  陶汝鸿介绍:“2005年,广深各有1宗整幢建成物业投资买卖,但2006年,两地的宗数分别增至5宗及4宗,合计占整体的近1/5,较2005年的份额上升3倍。”他表示,随着重点城市的楼价在投资者的追捧下攀升,不少境外资金开始把视线转移到华南,尤其是珠三角这一出口及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地区。

  据记者了解,像世茂、凯德置地等境外资金都比较看好珠三角城市。世茂相关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去年没有选择在北京、上海大举拿地,而是转而到政府导向的二三级城市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土地市场的风险和将来的发展潜力的考虑。凯德置地总裁林明彦也表示,珠三角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