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完善监管协调 探索综合经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9:21 中国证券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际,金融专家展望新一轮金融改革前景

  农行改革将是今年银行业改革最大亮点,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面临良机

  本报记者 郭凤琳 俞靓 北京报道

  冬日的北京,阳光灿烂,数九天依然暖洋洋。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报特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中国银监会创新产品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3位金融专家,展望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前景。

  他们认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探索将有所突破,监管协调需要完善。发展越快,越要注意风险管理。农村金融改革将坚持“可持续、适度竞争、政策扶持”原则,农行改革会是今年银行业改革的最大亮点。当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面临最好的时机。

  金融业综合经营:

  需要完善监管协调

  记者:综合经营和协调监管会不会尽快提上日程?

  巴曙松: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综合经营的探索要有所突破。目前综合经营在法律上没有约束,但问题在于两方面:首先,监管协调是个大问题。真正的综合经营是一种牌照、多种业务,跨领域交叉很多,但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混业,仅是多元化经营,有金融控股公司。不少企业开始做跨领域的股权投资,但这仅是一种多元化经营,还没有机构能够真正实现整合开发、产品交叉销售等。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冲突已经很多。因此,一旦实现真正的综合经营,监管过于严厉或者出现空白,对市场发展都不利。其次,就像原来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分业经营一样,现在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综合经营。

  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改革的整体性。过去在严格分业经营的局面下,监管部门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现在各路资金是紧密联系的,互动性很强。比如,目前

资本市场发展很快,银行则产生了部分脱媒现象。如何才能使得银行保留流动性适合新形势?保险业的发展机会又何在?这些都需要从统一的角度去把握。总之,应该就如何形成大金融局面出台相关政策。

  李伏安:综合经营主要取决于客户需求,也涉及到几个市场的管理和规范。我认为,非常关键的是,如何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探讨银行参与其他市场的新思路。我们最初设立分业监管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控制达到哪个水平,我们的综合经营就到相应的水平上。

  现在股市发展非常快,但一定要注意,银行上市等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风险掉以轻心。相反,发展越快,越要注意风险管理。

  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机构、市场和政策的统一体

  记者:农村金融改革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推进?

  焦瑾璞:农村金融是一个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的大概念,不应仅局限在金融机构上。具体来讲,应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国家对资金流动的政策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以及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的发展等问题。因此,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是机构、市场和政策的统一体,互相作用,共同发展。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框架,实现金融资源回流农村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可持续、适度竞争和政策扶持三个原则,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商业性金融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只有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政策应该积极为可持续商业性金融创造条件。首先,需要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并使之能覆盖风险,既有利于商业性金融实现可持续,也有利于普通农户得到贷款。反之,用行政手段压低利率,对商业性金融具有排挤效应,会减少农村的信贷供给;同时,低利率信贷成为稀缺资源,反而使普通农民不容易得到贷款。其次,着力开发订单农业,拓展农业保险和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信用贷款,为农村可持续商业性金融夯实信用基础。第三,政策性金融要在获得财政补贴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财政补贴规则要事先确定,对市场透明,财政补贴之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由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承担。

  农行改革:

  今年银行业改革最大亮点

  记者:具体到农信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机构层面,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焦瑾璞:应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推进政策性金融支农业务;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向不会变,同时继续发挥服务县域、支持“三农”的积极作用。此外,应鼓励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和机制创新,探索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和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依法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

  在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应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围绕订单农业,建立完善适度竞争的由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和农村信贷市场等组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运用农业订单和保单所具有的信用凭证功能,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探索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信用贷款方式,加大对持有农业订单或保单的农户和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逐步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

  巴曙松:从目前看来,央行和

银监会已推出很多措施来发展农村金融。比如,央行推行小额贷款机构制度,银监会大幅降低了农村设立商业银行的门槛。下一步在如何操作上,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农村金融的特点是分散。目前监管力量主要集中在地级市,监管资源应如何匹配,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农村金融需要政策扶持但风险相对较大,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后如何处置退出?这需要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记者:农行改革会出现突破吗?今年我国银行业改革将有哪些亮点?

  李伏安:农行的改革肯定会加快。农行改革是最难的,也是最后一个,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重新确认其改革思路。我认为,对于农行来说,如果能把前面几家银行改制的经验充分吸收,加上其网点优势,效果会很明显。银行业改革整体趋势向好,在这个大方向下,农行的改革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农行改革将是今年银行业改革最大的亮点。至于其他,我估计金融工作会议后,将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等,并将明确政策性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架构。商业银行的市场导向与定位将更加明显,居民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也会得到满足。

  存款保险制度:

  当前是推出的最好时点

  记者:酝酿多时的存款保险制度,会不会在今年推出?

  李伏安:从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看,目前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好时点。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风险控制和对银行的监管。存款保险机构通过一系列风险定价等评估手段,可以发挥专业监督机构的作用。

  我认为,费用分摊机制合理化非常重要。要有明确的奖优惩劣机制,防止好的银行为经营不善的银行“埋单”。在国外,存款保险更多的是市场化运作,效率很高,有利于公平竞争。我觉得,如果政策决策已经充分,将会很快推出。

  巴曙松:金融机构从准入到退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化链条,否则政府就要承担潜在的无限责任。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国家要给银行业提供隐性担保。如果仅是对公众部分负责,国家承担可以理解,但现在随着银行业的开放,存款机构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多元化,这时候政府不应该继续承担隐性担保,而应该转向显性的市场化机制担保。再说,国际上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可以充分借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