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信贷总量增长快于预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03:41 证券日报 | |||||||||
一季度对部分券商进行了重组;整体通胀潜在风险需要关注;下阶段将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昨日,央行发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一季度,金
报告称,2006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3月末,M2余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基础货币余额为6.3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升。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875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2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170元人民币/美元。 报告指出,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处在10%左右的高位,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出现下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服务价格、资产价格膨胀压力加大,整体通胀潜在风险需要关注。 报告称,央行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有重组价值、社会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一季度,央行和证监会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分别对天同证券和西南证券进行了重组,在解决证券公司资本金不足、流动性困难等财务问题的同时,着力于促进证券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机制,加强证券公司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谈到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取向与趋势时,报告指出,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主动性。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 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在巩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政策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引导的能力。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 加强政策引导,提示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放款,着力优化贷款结构。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约束、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深化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依靠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和经纪商制度。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