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地方政府扮演土地违法重要角色 侵农利益现象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0:4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陆昀

  发展地方经济成为主要借口,侵犯农民利益现象普遍存在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近日在通报土地违法情况时指出,经过几年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尤其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各地土地市场秩
序有所好转,土地违法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当前,土地执法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动向,土地执法形势很严峻。

  面广量大

  张新宝指出,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的七年中,也就是1999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涉及土地面积近500多万亩。比2004年全国新增的建设用地总量(402万亩)多出近100万亩。据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检查发现,前几年违法用地平均占新增建设用地总宗数的34%,有的地方高达80%以上。已撤销的部分开发区,有将近一半的用地是租用的集体土地,连农用地转用手续都没有办。

  政府违法突出

  在这些违法案中,政府主导下的违法突出。表现为,政府违法带有普遍性。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到政府。再就是政府违法带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色彩。你要查处,他说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这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三是以侵犯农民利益为特征。低标准土地补偿和拖欠征地补偿费现象比较普遍。

  向中西部转移

  张新宝指出,近年来,较大规模的违法用地,随着一些工业项目向中西部转移而随之转移,出现了盲目照搬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做法的现象。一些地方的政府把土地一级市场的开发权拱手让给了开发商,以“造城招商”实现“草船借箭”,后果是大量土地资源被少数企业垄断,低地价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同时,严重侵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手段多样

  从形式上看,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钻政策空子,采用拆分手段、化整为零批地,打擦边球的现象普遍。有的省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审批权下放给地市,调整基本农田成了一件十分随意的事情,使占用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务院审批成了一句空话。在挂牌出让中按照事先指定的开发商,“量身订做”竞争条件,取代公开、平等竞争;给农民的征地补偿,采用“倒算法”来掩盖不合法的征地补偿标准等等。近年来,还有出现“以租代征”情况,连农用地转用手续都不办理,村组自己出租、企业到村组租赁,甚至政府也从农民手里租地出租给企业。

  张新宝在对对发生在河北省和安徽省的两起严重土地违法案件给予通报的同时,还通报了前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披露的河南省汝州市一些私营企业非法开采铝土资源破坏耕地的案件。

  张新宝指出,

国土资源部将继续加大直接办案的力度,公开查处一批严重违法批地、用地案件,尤其对涉及到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案件,坚决依法追究责任,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