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信社改革关键要跑好“第二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1:44 中华工商时报

  接力赛第一棒已经跑完今年开始力争二年实现资产转轨等六目标

  参加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谈到中国农信社的改革问题时表示,农信社改革就好比举行一场“接力赛”,目前“第一棒”已经跑完,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唐双宁表示,现阶段农信社改革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三个不易”和“四个成效”。

  “三个不易”是指:一是国务院下决心不容易。从1996年行社分家开始,经过多年反复调研论证,2003年国务院终于决定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

  点;二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不容易,特别是

人民银行提供了1680亿元专项票据,财税部门也给了大力支持;三是在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能够申请参加改革试点不容易。

  “四个成效”是指:管理体制上,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顺利移交给省级政府,初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产权制度上,试点组建了一批新的农村银行类机构,重组、整合了一大批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政策扶持上,央行专项票据已基本发行完毕,首批到期票据已进入兑付阶段,税收减免、保值储蓄贴补息等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地方也以不同方式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得到一定程度化解,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支农服务上,支农信贷投入增加,农户贷款覆盖面扩大,支农服务能力增强。

  第一棒后,今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自然就是继续跑好后三棒。唐双宁强调,其中的第二棒就是在认真总结前两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努力实现资产分类顺利转轨、案件专项治理初见成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体制基本到位、规制体系初步形成、公司治理作用开始显现等六大目标。

  除此之外,这一期间还要着重抓好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的过渡,确保2007年双轨运行,2008年顺利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单轨制”;要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在遏制案件高发、降低案件损失、严肃查处责任人、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要在清理规制基础上,基本健全和完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从风险控制到处置,从治理架构到运行机制,从非现场监管到现场检查等各个环节完整、科学的农村合作金融规章制度体系等等。

  同时,唐双宁还强调,要注重研究和解决省联社职责定位模糊、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逐步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结合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政策的兑付以及其他扶持政策的落实,着力推进法人机构整合,规范经营行为,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接下来的第三棒就是要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即到2011年前后,争取实现“八大目标”:即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机构性质持续变化;支农作用全面发挥;公司治理效果明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大见成效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第四棒是在全面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再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奋斗,即到2016年前后,达到“六大目标”:机构性质根本变化;公司治理整体达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资产质量持续稳定;人员素质总体改善;社会地位全面提升,从而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的具有较强

竞争力的好银行。

  唐双宁表示,后三棒工作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当前,关键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跑好“第二棒”,特别要注重将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逐步与

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起来,以商业银行的标准作为标杆,坚持把风险监管作为主线,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落实“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逐步实现监管目标。当然第二棒中一定要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既要瞄准目标,又要照顾现状,实施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梯次推进、逐步达标。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也要看到,跑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四棒接力赛”,既要内部积极推进,深化改革,也要创造一定的外部条件,其中最关键的:一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整体推进,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现代化创造良机;二是农村的市场经济秩序基本完善,为农村信用社市场化经营提供条件;三是农业发展基本实现产业化,为农村信用社实现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奠定基础。(25C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