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建行上市不轻松 郭树清称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02:19 第一财经日报

建行上市不轻松郭树清称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

  

建行上市不轻松郭树清称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如果将时空的边界放得足够长,我们会发现,过去、现在,国际、国内多个维度的因素相互作用,“聚合”成了今天的商业世界,并通过一连串的“路径依赖”指引了未来。如果将我们生存的商业世界缩小简化为财经世界,我们会发现,是一个具有决策力、思想力和影响力的财经VIP群体,为这个世界奠定了主流,勾画了框架。《第一财经日报》即日起不定期推出“锋线财经VIP系列访谈”,我们试图通过他们——曾经书写了财经历史的、正在构筑财经现状的、将要影响财经未来的他们,来记录依旧“在路上”的中国金融改革,解构正在
发生剧烈变迁的全球金融格局。我们的开篇嘉宾是经历了学者、改革设计者、地方要员、中央银行家(Centralbanker)多重角色变化、截至目前暂时“定格”为银行家(Banker)的郭树清。

  本报记者 李涛 发自北京

  “官商文化”熏陶的国有银行,转变为按市场原则运作的公众公司,是中国建设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0939.HK,下称“建行”)在上市后的首要之务。按一级资本全球银行排名从上市前第25位飞升到前10位,表明公众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建行在上市后的蜕变,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极具“标本”价值,这一转变才真正促使国有银行体制变革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和《第一财经日报》分享了建行上市后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探索路径和战略愿景。

  1 上市蜕变

  《第一财经日报》:成为公众公司的董事长,与上市前比,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郭树清:今年是建设银行上市后全面接受国际资本市场检验的开局之年,建设银行作为一家投资者遍布全球的公众公司,将更多地直接感受到来自20多万国内外股东的投资回报的压力,感受到规范经营、提高资产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改进管理水平的压力。过去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完善,现在有了实质性改变。对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来说,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财经日报》:战略投资者给建行带来了哪些主要变化?

  郭树清:全球20多万个投资者认可建行的投资价值,首先是由于我们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由于财务业绩显著提高,而且政府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股份制,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十分光明,这些因素都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率先投入巨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上市之前的建行按一级资本排在全球银行的第25位,现在按照股票市值算,建行已经可以排到前10位。国有股本价值从不到2000亿元,增加到7000亿左右,增值约5000亿元,由于国有股占74%以上,因此,国家是最大赢家。如果我们采取一种狭隘的做法,可能不会有这样的市场表现。

  引进战略投资者更有利于建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理念、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我们已经和战略投资者开展多方面合作。目前,我们和美国银行的20个合作项目有快有慢,总体上非常顺利。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建设银行一定会加速向国际一流银行水平靠近。

  《第一财经日报》:建行上市所筹资金如何做到增值?是否与央行做了掉期业务?有无海外并购计划?

  郭树清:建行在香港上市融资来的90多亿美元都已经结汇了,而且都用来充实资本金。对建行而言,并不存在明显的流动性问题,资金运用除了信贷投放外,其余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在货币市场。今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资金运用渠道,但主要投资渠道不会增加。

  目前尚没有投资海外的计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考虑海外业务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在产品、人才上搭建更强的平台,创造更大的股东利益,将是我们看待海外发展机会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2 银行转型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是建行的“业务转型年”,要抓哪几件大事?海外业务扩张会成为重点吗?

  郭树清:国内业务仍将是建行业务的最大重点。练好内功,腰板硬了再走出去。

  建设银行今年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首先是加强市场营销,促进收入稳步增长;第二是改进基础管理,提高业务发展水平。要用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管理、质量管理、贷后管理等基础工作,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第三是再造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第四是深化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资产质量;第五是继续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第六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队伍战斗力。建行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管理层的股票增值权计划,另一种是职工自愿持股计划,目前正在研究。

  《第一财经日报》:你刚到建行时,曾提到“股份制改造分支行一个都不能少”,建行今年在业务流程、管理体制方面有何新举措?

  郭树清:对现行的业务流程要从客户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进行全面、根本的改造。其着眼点,要有利于节约客户的时间和成本,有利于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处理交易的能力和效率,从而促进扩大业务规模,控制和收缩各种风险,最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要在全行系统推出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形成覆盖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和运行机制。要在现行的经营管理架构条件下,先行实施风险管理垂直化,加强总行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集中领导,组成向行长直接报告的专业独立的条线,统一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标准,强化信贷审批和风险监控等项工作。建行多年来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项目评估队伍,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优势,增强对客户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深化机构改革,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应现实金融生态、适合业务发展、有利于价值创造的组织架构。我希望“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全面贯穿到我们体制的每个环节,落实到业务的每个细节。希望创造一个标准化的服务方式。

  3 战略愿景

  《第一财经日报》:能否描述一下建行的战略愿景?建行作为率先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可否向兄弟行提供一些心得及经验?兄弟行梯次上市是否会给建行股价带来压力?

  郭树清:一家商业银行经营得如何,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客户服务,二是风险管理。股份制改造要取得实效,国际投资者能否认可,说到底就看这两个方面。我们一直集中精力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我们的战略愿景就是建设“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像我们这么大的国有银行,不搞股份制,不搞现代企业制度、不上市,许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上市以后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只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上市是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一个新的起点。

  建行的上市及市值表现,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完善治理、改造流程、创新产品、加强风险内控的艰巨任务。

  不担心兄弟行陆续在港上市会对建行股价带来压力。我们之间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一财经日报》:有一种声音希望国有银行改革“眼睛向内”,国内投资者也能分享改革成果,建行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

  郭树清:建行从一开始就希望引进国内投资者,事实上,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就是5家国内公司,包括国家电网、上海宝钢、长江电力等。当初人们对建行并没有很大把握,而且国内企业自有资金都非常有限,监管机构也限制可能的关联交易,因此投资并不积极。而引进战略投资者目的是改善股权结构,引进成熟的经验和技术,结成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另外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和稳定也是义不容辞的。建行目前没有A股上市计划。

  我相信,内地市场在解决了股权分置等问题之后,也会为银行上市创造更好条件。我们衷心希望国内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一道取得优良业绩,我们愿意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内为大家提供服务。插图/苏益

  郭树清简历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

  1978 年3 月至1988 年2 月先后在

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988 年7 月至1996 年3月,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任职。

  1996 年3 月至1998 年3 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1998年3月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

  1998年7月在贵州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贵州省副省长。

  2001年3月任中国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5年3月,当选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