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渣打银行:中国经济意外强劲 宏观调控走向中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2:51 每日经济新闻

  王志浩 (Stephen Green)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资深经济学家

  上周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让大部分经济学家非常惊讶。第二季度GDP增长9.5%,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9.0%-9.2%。

  此前,我们注意到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长正在下降,进口增长速度减缓,且有多种迹象
显示投资也正在减少。虽然通胀的压力已经得到控制,但这同时意味着企业和居民购买力比以前下降了。因此,在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的几个星期,经济学家们(包括我自己),对中国经济短期内的发展前景都相当担忧。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赞同这样一个结论: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将比第一季度要缓慢。我们甚至已经开始讨论,经济下降的速度会有多快。

  但是,从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第二季度的增长反而比第一季度要快得多。今年6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8%,如果从实际增长(而不是名义增长)角度来看,投资的增长更快。工业产品也出人意料地呈现上升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8%。而通胀却继续转冷———消费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仅为1.6%,为两年来最低。根据每月CPI指数,通胀的压力显然大为减小。

  这究竟是怎么了?尽管现在我们不再立足于“中国经济即将趋冷”的基本点上看问题,但是此前我们确实认为6月份的数据会比较脆弱。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企业的利润额和进口总额已经向我们暗示了经济增长正在下挫。企业需要利润来投资,如果盈利下降,投资最终也会下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数量也在下降,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却相当大。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强劲,但是更多的增长来自海外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

  我们认为,政府正将其宏观调控政策由限制转为中立。政府试图控制住目前经济低迷的趋势,就像2004年控制经济过热一样。2005年6月份,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已经增长了15.7%,这让市场非常吃惊。银行贷款的小幅增长以及央行允许更多的外汇流向国内货币供应推动了货币的增长。这是自2004年4月份以来,广义货币增长首次超过15%。货币的增加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所以政府倾向于通过拓宽信贷渠道(而不是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观点对于预测2006年的经济走势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趋缓,这是必然的,这样中国将需要用出口增长来保证GDP的持续增长。我们预计今年贸易顺差将占到GDP的5%。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将无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储蓄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投资额减少将导致现有经常项目账户盈余的增长。这将加剧中国和几大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

  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中美贸易。今年5月份,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58亿美元。5月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经占到美国所有逆差的24%,我们认为明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1/3。与上世纪90年代情况不同,当时中国的出口还处在迅猛增长中,现在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已经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美国政府把对贸易赤字持续升温的“愤怒”转嫁到中国完全是错误的。美国的经济问题源于美国国内的低储蓄、高消费。其实,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商品中获得了种种好处,美国企业也受益于中国市场(能够进口更便宜的商品)。

  (本文由冯桔根据渣打银行独家提供的报告整理编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