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建行声誉 郭树清的紧急命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1:29 中国经营报

    作者:黄嵘,张岩铭,罗焱,周颖

  信誉就是一切!张恩照的忽然离职,无疑使建行的上市冲刺横生枝节。

  3月16日,建行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除了接受张“因个人原因辞去建行董事长”职务,还宣布“在新的董事长选举产生前,由常振明代行董事长职权”,坊间旋即传出接任者候
选名单的数个版本。3月17日下午,中央组织部在建总行宣布,中共中央任命郭树清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由于董事长产生须经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表决,郭树清暂时尚未就任建行董事长,但按照国有商业银行人事安排惯例,已经成为党委书记的郭出任建行董事长似乎已无悬念。

  一些了解建行现状并接近事件中心的人士分析,张恩照事件给建行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损失。因此,选择一位有国际威望的接任者应该是将这一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消除事件影响的上策。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郭树清成为收拾目前局面的最佳人选。

  接任者传闻的数个版本

  坊间关于建行高层人事变动早在去年年底便有风声。据记者了解,当时从建行内部传出消息,可能由现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接任张恩照建行董事长一职,而证监会主席则由现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出任。但彼时张恩照事件尚无迹象,建行内部对如此人士调整传闻也颇感迷惑。

  一位熟悉证券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证券市场现状来看,要求解决“全流通”问题以及对证券市场进行全面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今年尚的任务很重。在此紧要关头,让其离开现职出任建行董事长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张恩照事件爆发之后,另一个建行董事长接任者版本开始在坊间流传。据某杂志报道,新任建行董事长的三位候选人分别是三位现任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吴晓灵和苏宁。

  “都是做研究出身,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而且这三人都长期在金融领域担任领导工作,实际工作能力比较强。从他们一直以来的表现和目前建行的实际状况看,是比较符合要求的。”一位比较熟悉以上三位工作风格的上海财经大学专家评论说。

  “其中李若谷属于比较有开拓精神的领导,在行政管理方面更有优势,但其进入银行领域时间相对短一些,在商业银行管理经验方面稍逊一些。”该专家分析,“吴晓灵属于稳健型领导,有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工作经历,从银行管理角度看,经验更丰富。”

  张恩照离职后,现任建行行长常振明代行董事长职权,由此常也一度被认为是可能的建行董事长接任者人选。今年49岁的常振明是去年7月刚刚调任建行行长的,此前是中信集团常务董事、排名第一位的副总经理,属于中信集团排名仅次于董事长王军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孔丹的第三号人物,同时还是香港中信嘉华银行的副董事长。

  至于常对建行的意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信嘉华是一家香港上市银行,而建行又准备赴海外上市,其中香港是其海外上市首选地,常振明在中信嘉华的管理经验,以及他对香港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将有助于建行顺利实现海外上市目标。“常已经在建行工作了近一年,从对建行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上说,相对于其他候选人更有优势。”该业内人士分析。但另一位熟悉建行现状的金融界人士则认为,由于常一直以来都担任副手角色,在此关键时刻接任建行董事长尚缺乏担当一把手的经验。

  郭树清受命关键时刻

  尽管郭树清的“出现”略显突兀,但接受记者采访的金融界人士均表示,郭是收拾建行目前局面的最佳人选。

  多位金融界人士都认为,张恩照事件对建行的最大影响便是国际声誉受损,进而对建行未来海外上市进程和上市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张恩照是建行的一把手,一家筹备上市的公司管理者突然出现‘个人问题’,不得不让外界对它的整个管理状况产生一些质疑。这种质疑可能会影响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发行定价等一系列环节。”上述上海财大专家分析,既然这种负面影响已经出现,现在对建行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快挽回这次事件造成的声誉损失,把国际市场上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我个人认为,寻找一位既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又有一定国际影响和威望的董事长接任者是上策。”

  而针对此前种种接任者传闻,一位了解建行的金融界人士认为,相比之下,吴晓灵和郭树清的国际威望更高一些。“两位都有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经历。”该人士分析,“吴晓灵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复杂金融事务上很果断。例如在如何对待民间资本问题上,吴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吴有不错的国际影响力。但对目前的央行,今年如何继续进行宏观调控、抑制部分领域投资过热也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棘手的事情,因此可能吴还有这方面的重任。”

  一位熟悉央行高层的北京金融界人士告诉记者,郭树清早年曾任职原国家计委,后来出任央行和外管局要职。郭行事风格比较稳重,对银行海外业务很了解,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境外媒体则评价,郭树清在同境外媒体交流时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有助建行上市时树立国际市场形象及更好地同国际投资者交流。“郭彬彬有礼的举止能令国际投资者对建行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不久前的“两会”期间,郭树清曾谈及自己对国有银行改革看法:“中行、建行改革试点进展基本顺利,符合我们的预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仍将按照原定计划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郭认为,恶性案件的出现进一步提醒中国要加快国有银行的改革,不加速市场转轨,这类问题会更多、更大。郭同时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去年中行和建行专门设立了风险监控机构,实施对市场、信用、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推行问责制,中行处理了近2万人,建行处理了4万人。

  “从国际声望以及银行管理实战经验上来说,郭树清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行董事长接任人选。”上述金融界人士表示,郭以央行官员身份调任建行,有助于在建行内部树立威信、稳定人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张恩照事件在国际市场上的负面影响,修复国际投资者信心。(本报记者石海平对此文亦有贡献)

  链接

  选择一位有国际威望的接任者应该是将建行声誉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消除事件影响的上策。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郭树清成为收拾目前局面的最佳人选。

  相关报道一

  高管丑闻并非影响建行上市最关键因素

  境外投行: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有风险

  正朝着香港上市目标疾进的建行突遭张恩照事件,塞翁失马,福耶,祸耶?记者采访的一些境外投资和研究机构认为,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并非坏事:事件本身可能延缓建行上市时间,但公司高管丑闻并非企业能否上市的最关键因素,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事件后续的补救行动更重要。

  最大的风险是未暴露的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亚洲证券研究总监李国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建行上市之前的“清理”工作,有助提升其管治水平,是一件正面的事情。

  “投资者最不喜欢的是企业在管理上还没达到上市水平就勉强上市,上市后不断出现问题。企业没有准备好就不应该上市,应该先将整体管理水平提高,这对它以后的长远健康发展更有利。”李国宜表示,此突发事件有可能拖慢建行上市节奏,但他感到“国家对此并不很紧张”。

  李国宜同时认为,事件对建行上市或未来中国金融股形象不会有很大冲击——“大家都知道国内企业的管治水平有很大改善空间”。香港市场投资者对内地企业一直心存疑虑,“身处香港的中银(香港)公司尚且出了管治问题,内地金融企业情况如何,大家‘多少心里有数’”。

  3月15日,张恩照事件消息甫一传出,标准普尔就在香港表示,建行是否与传闻中的贪污事件有关尚不清楚,其信用评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标准普尔也表示,如果建行与贪污丑闻确有直接关联,该行声誉将因之受损,事件还将对投资者情绪以及该行上市招股计划产生负面影响。不过,该行的财务状况并不会因事情受到重大影响。

  标准普尔强调,中国银行业正经历发展成为商业运营机构的过渡期,在此期间违规事件出现是预料中事,中国银行业声誉也会因此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消息都未得到证实,细节也没有透露,事件影响暂时不好评价。 一位美资投行中国策略师对记者表示,影响上市的因素很复杂,但投资者最关注的还是企业的投资价值,还有事件对企业投资价值有多大破坏力。从历史上看,已经爆出的丑闻一般都没有多大破坏力,无非要为上市做更多解释:“一家企业能不能上市绝不是看有没有丑闻,一些完全没有丑闻的公司同样上不了市。”

  香港京华山一银行业分析师黎少霞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有风险。如果提前将风险释放出来,投资者会有定价依据,投资时可以打个折扣,否则连该打几折都不知道。

  补救行动和实质改革更重要

  “尽管这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太负面的事。中国金融市场的大环境正在改善。” 黎少霞说。

  黎少霞对记者表示,中国内地银行现在正在调整中,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资产质量有所提升,坏账正在清理,管理层在加强。在改革过程中会有更多违规违法事件曝光,这是正常的,恰当处理这些违规事件会让投资者更有信心。

  黎认为,短期内事件对建行上市会有影响,因为投资者对该行的盈利能力、信用状况等会因事件产生怀疑,即使上市也会给出较低价格。如果建行想获得好的上市价格,可能上市时间要推迟一些,推迟多久则要看该行是否能落实实质改革,投资者是否能从该行的改革中看出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的提升。黎少霞举例说,中银香港刘金宝事件爆发后,中银马上向专业顾问咨询应对方案,并大力推进改革,招聘风险控制国际人才,并及时将信息公告,取得良好反响。

  黎同时提醒,建行此次事件后续补救和改革行动应当及时告诉投资者,不能只做不说。而内地企业整体都要提高透明度,不能只报告赚钱情况,投资者希望了解的是所投资企业的各方面情况。

  相关报道二

  不利传闻震荡内地股市

  2月28日,张恩照在广东省分行和福建省分行调研时特别强调,要保证股份制改造成功,特别要防止金融大案、要案的发生。要注意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银行管理一定要严密、要超前。而此后不足半个月时间,3月15日,即传出张恩照个人请辞的消息。

  证券市场马上做出敏感反应,金融板块受到重挫。当天,国内银行股纷纷下跌,深发展跌1.48%,民生银行跌2.8%,招商银行跌2%,浦发银行跌2.85%,华夏银行跌2.2%。

  华泰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刘晓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再次暴露出中国金融企业在管理和内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即将上市的建行,这些问题的暴露将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一事件对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的上市都会有一些影响。

  3月16日,建行董事会宣布张恩照因个人原因辞去建行董事和董事长职务。证券市场对该消息反应平淡,银行板块在大盘连续走弱的情况下表现相对抗跌,跌幅没有超过1%的个股。

  但这并不表示市场能以足够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此事。

  招商证券分析师常锦认为, 未来中行、建行、交行上市不可避免要拖低整个银行板块价格重心,加之不断爆出的不利传闻将对银行股中长线走势产生影响,估计整个银行板块中长期内会持续低迷。

  无论这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对于张恩照来说,建行历程已经画上句号。而张恩照的豪言壮语对建行员工言犹在耳:要防止金融大案、要案的发生;要注意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郭树清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