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张恩照请辞另有缘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 11:22 中国经营报

    作者:石海平 黄嵘

  压力大的时候,张恩照最喜欢的是在建行总行22层大厅静静地散步。现在大厅依然春光氤氲,但却再也不见张恩照的身影了。

  3月10日,对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来说,是个改变生活轨迹的日子。这一天,张
恩照离开了北京金融街那幢灰黑色的建筑物。

  3月16日,建行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并公告,张恩照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3月17日,中央组织部宣布任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为建行党委书记。

  突然去职

  尽管3月10日(周四)张恩照已经离去,但或许因为临近周末,消息并没有马上传出。3月13日下午,记者首先从北京大学一次MBA课上得知此消息。当时,正在给学员授课的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接到一个电话,或许由于事出意外,一向持重的谢平忍不住轻声嘀咕了一句:“建行出事了。”

  大感意外的不仅是谢平。事后记者从建行总行一内部人士处了解到,3月10日,张恩照突然缺席一次筹备多日的建行全行业务会议,而参与者均不知其缺席原因。不过据这位建行总行人士回忆,此前一段时间,“张显得特别憔悴,我们还以为是工作过度劳累——平时他总是面色红润,很健康的样子。”

  “张平时待人很温和,我们跟他在一起从不感觉很拘束。真想不到!”一建行员工对记者感慨。

  今年年底满59岁的张恩照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管理专业,1964年进入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作。历任中国投资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建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行长,建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02年1月在王雪冰停职后接任建设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恩照不到18岁进建行,一干40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建行人”。2004年1月,国务院注资中、建两行并将它们定为国有银行改革试点。2004年7月,建行股份成立,张恩照出任首任董事长,建行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事出何因?

  一位比较接近张恩照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张此次辞职的“个人原因”很可能同其亲属在香港所开的一家公司有关。据称这家公司主要从事不良资产转卖,其所购不良资产来自一家与建行相关的不良资产处置专业公司,之后转手卖给一些国际大投行。“据我所知,建行处置给这家专业公司的不良资产价格是国际大投行最后买下这些不良资产价格的两倍。”该人士说,“经过这家香港公司的转手,建行的不良资产就变得‘便宜’。以此估计,这家香港公司在当中扮演的角色很不一般——但最终吃亏的是建行和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据该人士透露,这件事是被国外机构最先发现。“据称是张同在海外的亲属通电话时,在电话中谈论到相关事宜。”

  而另据一位接近建行高层的人士透露,张此次离职或许同一家IT企业有关。主要是涉嫌在同这家企业的交易中收受回扣。

  据一位同建行有IT咨询业务往来的专业人士透露,在建行对自己的数据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中,一家国际知名IT企业拿下了建行总行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的单子,而且订单内容涉及从开发方案、项目实施到后台主机设备等一系列服务和采购。据称,一般咨询公司只提供系统实施的咨询服务,而且通常只能做其中一个模块在某家分行的实施。而这样一个大单子能够只被一家企业拿下,其中收益十分可观。“一般如果不提供硬件设备,只做某一省分行的某个模块(例如人力资源模块或财务模块)的话,企业报价大概在几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同时提供硬件设备,报价则可以达到几千万元。而建行这个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是在全国分行范围内实施,并且包括银行所需所有业务模块,同时还采购硬件设备。哪家企业能拿下这个项目,订单之大、收益之高可想而知。”该人士说道。

  记者将包括上述传闻的有关采访内容发到银监会和建行,在截稿前还没有得到答复。

  银行“潜规则”

  从目前信息看,张恩照辞职可能涉嫌贷款回扣。“这(指吃回扣)在银行业内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教研处张伟副处长指出。

  张伟说,银行贷款是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配置银行行长或者董事长拥有绝对的权力。因为在同等的情况下,行长可以决定把贷款发放给谁不发放给谁;如果其中有腐败的话,那么行长就更容易把贷款向关联方投放。“这就是银行中存在的潜规则,”张伟说,“也就是行长、董事长说了算。”

  巴塞尔协议研究专家王少丹认为,在巴塞尔协议中,对于董事长权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用完善的董事会来控制董事长,而“以前国有银行的董事会恰恰是对一把手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约”。

  据了解,汇金公司下一步将深化改革,要真正履行出资人职能,并且要在国有银行股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实质作用。同时,汇金公司还会尽快实体化,加速公司筹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派出董事的管理。

  建行上市面临考验

  “国外的投资者对风险看得很重。”张伟说。而张恩照事件无疑给这些投资者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内商业银行风险依然存在,从而导致国际投资者在入股国内银行业的时候更加谨慎,要价也会更高。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旦放缓,必然会影响建行预期今年上市的目标。

  由于海外上市一般都要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评级高的话发行定价就会高,反之则低。所以张恩照事件出来后,如果影响到国际评级机构降低建行的评级,那么会导致建行上市融资的金额减少。

  一个更深的背景是国际金融界对中国银行业一直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而张恩照请辞原因传闻无疑会加重这种印象。这种印象会对我国银行走出去战略造成障碍。本报记者万云、刘影、刘英对此文亦有贡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张恩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