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将在悬念不多的宏观环境中静水深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6日 10:2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何帆 调控之后正是推进改革的大好时机。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矛盾日益突出,但是稳定而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大体说来,2005年可能是一个缺少悬念、平淡无奇的年份。
先看投资。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瓶颈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各个行业自身内在发展周期的影响,投资已经出现下降。从2005年的政策走向来看,货币政策可能会偏紧,这将导致投资的进一步下降。投资过热固然对中国经济冲击较大,但是如果判断失误或措施不当,宏观紧缩也可能导致投资萎缩、经济滑坡。 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2005年投资增长速度仍然可能很快。从短期的因素来看,这是因为目前依然较低的利率和2004年企业利润快速增长使得企业的自主投资能力明显增强。 再看消费。在投资增速放慢的同时消费增速开始加快。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逐月加快。2004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687.6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一年同期提高4.3%,是近年来较高的增长水平。但是,消费的增速仍然只是一个很好的苗头,一个微弱的火种。指望消费全面启动并对2005年的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仍然比较年轻化,如同美国战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婴儿炸弹”在成人之后带动了美国的新经济一样,中国正在崛起的年轻一代人口众多、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意愿强烈,这对中国经济可谓一个福音。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2005年投资水平仍然较高,政府为了解决消费不足的局面强行刺激消费,有可能会导致经济全面过热。因此固本之策胜于权宜之计。 进出口。根据IMF等国际机构的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04年的4.3%下降至3.5%。决定中国出口能力的根本因素并非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而是国外市场的容纳能力。外部需求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估计2005年美国政府将采取各种政策减少其贸易逆差,由于中国的出口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美国贸易逆差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 中国有可能在2005年出现汇率政策的调整,这是最大的悬念。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层出不穷,而且将矛头直接对准中国。外贸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存在高基数因素。进口成本上升也会影响到中国加工贸易的出口竞争力。综合以上各因素,我们认为,2005年出口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 通货膨胀。2005年随着各项支农政策出台,食品类价格的涨势有限。由于粮食价格走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已经回落到5%以下。 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非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在加强。水、电、煤等能源价格近期呈上涨趋势、国际原油飙升、受美元贬值影响进口成本提高,这些因素均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二是中国生产资料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变得日益明显。三是上游价格增长势头较为迅猛,生产资料价格是否会向下游传递并引发通货膨胀值得担心。四是受到低利率和股市低迷的影响,社会上有大量剩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引发资产价格泡沫。 综上所述,2005年宏观调控政策似乎可以顺水行舟,无为而治,但是改革措施却需要逆流而上,主动出击。更值得注意的是,原国内垄断部门有和新进入的国外资本联合垄断的倾向,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比继续对外开放显得更加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