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相关媒体徽标}
 

和谐造城(1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4:59 《小康》杂志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最近数十年里,中国将有7.2-8.8亿人口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带来居住、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转变。人类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造城运动”遽然登场。

  【规划设计者篇】

  城市发展的“郊区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王洪辉 口述

  胡颖 记录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再造运动,鼓励年轻人回城居住,倡导“精明的增长”(Smart Growth)的城市发展模式。2002年11月30日,英国在伯明翰召开了城市峰会,提出了城市复兴、再生和持续发展的口号,再一次把发展的重点拉回到了市区。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著名设计师范登博格所说的“再城市化”的开端。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做到中心区改造与郊区建设相协调,让城市的发展摆脱无序的、混乱的状态,而走向规则的、合理的新发展模式。

  人群的聚集和交往是城市产生的基础,也是城市的优势之所在。人们选择在城市居住,同时也就选择了相对密集的居住方式和同他人频繁的交往。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减少直接交流的可能在不断加大,但如果认为人类能够完全摆脱直接交往,依据尚不充足。传染病通过人群的聚集和交往传播,城市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在“非典”之后,有人提出城市化的进程是无益于人类进步的。“非典”爆发于城市地区,肆虐于大都市地区,从中可以看出“非典”与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密切相关。由此也引发了网络、报纸等媒体和普通市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反思。

  虽然现在还不能肯定城市居住环境与“非典”有什么样的直接关系,但其在抗疾病方面所显示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此所进行的反思是必要的,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建设进程。于是城市规划的发展里出现了“郊区化”的尝试。但其实,“郊区化”也是城市扩张的一种体现,它的实质是进一步的“城市化”——把郊区变成了城市延伸的触角。

  郊区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等阶段以后出现的离心分散化趋势,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的外迁过程。郊区化的前兆表现为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下降。根据彼得.霍尔提出的著名的城市演变六个阶段模型: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我国城市主要处于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阶段,也即尚未达到郊区化阶段。而欧美发达的城市郊区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

  世界各大城市的发展轨迹表明,郊区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得郊区与城市中心距离缩短。目前我们城市住宅郊区化运动有政策和房地产开发带动的原因,也体现了城市扩张的要求。住宅郊区化可以降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减少拥挤,平抑住房价格,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它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辐射能力的增强和城市容量的扩张,能从更高层次上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住宅郊区化也有弊端:

  (1) 住宅郊区化可能导致城市无限制蔓延。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城市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强度是有极限的,城市的发展是有边界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尊重城市的生态极限为前提,无限制的蔓延只能使生态条件不断恶化。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们今天的发展是以牺牲后代的发展为代价的。如果无视城市发展的边界,一味扩张,后果不堪设想。

  (2) 住宅郊区化可能带来城市空心化,引起中心区的衰退;导致市区通勤半径过长,运输、通勤成本增大;郊区人际关系冷漠,公共生活丧失等问题。

  (3) 住宅郊区化可能造成城市建设用地过大,不利于节约用地,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不符。

  (4)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虽然郊区住宅污染少,环境好,房价也比市区低,但要享受郊区的绿树、阳光,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再城市化”也罢,“城市复兴”也罢,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要考虑的因素固然很多。为的是能够合理地规划城市,走出混沌的状态,让人类与城市进入一种有序的新关系中。

  在城市的地下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留法资深建筑师 周友章 口述 胡颖 记录

  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建设人性化城市,必须利用地下空间,让更多的地面空间留给子孙后代、留给环境建设,造福社会、造福子孙。

  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最早始于西北黄土高原。至今还有4000多万人居住在延续数千年的窑洞建筑中。在黄土层中还修建过结构简单的圆筒拱形地下粮库。但是有计划大规模的建设则是近30年来的事。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建设了一批地下工厂、早期人防工程和北京、天津地下铁道。到上世纪80年代,各大城市陆续规划以及修建适合我国特点的地下综合体工程,集商业、交通、人行过街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于一体,如吉林市大世界地下商场,沈阳市车站广场地下街等。正在建设的上海市人民广场地下综合体,下层为停车站,上层为商场,共5万平方米。上海、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正在建造或规划建设地下铁道。与此同时,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室随着城市中心及居住小区的开发而大量发展。

  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情况上可以看到我国的差距。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上海预计在2010年建成10条地铁就是借鉴巴黎城市规划的成功模式。法国巴黎在70年代也面临城市过于拥挤的危机,结果他们提出“交通先行”,靠14条地下铁构建了完善的城市交通网。另外还有地上的TGV高速列车来共同协调。

  北欧各国如瑞典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除了住宅的地下室及城市设施外,还可以看到很多利用坚固的岩石洞穴建设的城市构筑物,其中有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厂。生产设施除地下工厂外,还有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及地下避难所,还有一系列的地下商城。

  美国将很多设施置于地下,地下空间的利用是多方面的、广泛的。例如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点、线、面以整体网络型组合起来。其中生活设施有考虑到节约采暖、空调费用的地下住宅及复式住宅;城市设施主要从更新城市机能及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除地下街、地下铁、道路隧洞外,还有考虑到与自然比较协调及采光要求的半地下式大学;贮藏设施除食品贮藏外,还正式研究开发保存放射性废料的设施;交通设施有道路隧洞、地下停车场等;而地下核防护设施则居世界之最。

  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地下商场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可以认为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开发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一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上空间开发利用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地下空间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远远优于地上空间。但是,地下空间一经建成后,对其再度改造与改建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不可能恢复原样,单就这一点它又远不如地面建筑容易改造与改建,因此它有相当强的不可逆性。另外,地下构筑物的建设成本高、工期长,难于利用太阳光及天然景观,方向性感观较差。

  所以,现在人们仍对在地下工作与生活持一种偏见。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就要求对地下空间利用计划持慎重态度,要有长远眼光,要经得起后人及时间的检验,对其计划多方面论证,认真评估后才能实施。如何尽快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完善法制化管理是当务之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造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