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相关媒体徽标}
 

和谐造城(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4:59 《小康》杂志

  每个人都有一座城

  本刊记者 李远夫 文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最近数十年里,中国将有7.2-8.8亿
人口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带来居住、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转变。人类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造城运动”遽然登场。

  “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我们已经置身这个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城市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如潮一般高速推进,冲击着中国根深蒂固的社会和地域结构,势不可挡。我们在这一短暂的历史时期的思考、选择和行动,将显得极为重要。

  站在城市考虑城市,这会使我们总是片面地考虑城市化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治安混乱、交通堵塞、人口爆炸等,从而采取一些消极的对策(如限制人口流动、不平等的就业政策),最终使城市规划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实质上限制了城市发展。

  站在农村考虑农村,我们则永远都要输血。纵使政府的财政是无限的,可以给每个农村都修建高等级的公路,但农民还是得起早摸黑到田边地头,对社会经济贡献依然很低。政府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所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城市化。要造城,造更多的城,造更多更多的城————而我们的问题只在于:这些城市怎么造?谁来造?

  随着投资、就业、分配等的多元化,中国已经出现若干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大家已经开始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城市怎么造、谁来造,已经不需要也不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因为每一个人对城市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显示不同的矛盾,没有人敢担保说,造城时已经考虑过所有的合理要求。

  地方政府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的作用还会十分重要——但在造城运动中过多的干预了市场,不少政府决策缺乏科学与民意基础,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直接影响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引致盲目竞争、不公平竞争。

  一座新城市的建造、发展及其角色定位,更多地取决于地理空间自然禀赋,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一座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造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