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梯级推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 10:42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杨兴云 上海报道 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是未来上海的标志。不过,看起来现在上海的官员们并不急于把这些标签一下子全部贴在自己身上。 1月18日,在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
在韩正的报告中,具体提到了 “四个中心”中的两个,其中包括 “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全面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大力”和“全面”,一词之差,力度却有很大不同。“眼下上海有着更为急迫的现实目标”,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金融中心有点远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以下简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不过,上海市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文认为,就现实的情况看,上海建设金融中心面临“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的重大制约。 杨建文表示,“先天不足”是央行不在上海,四大商业银行总部不在上海,金融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在上海,金融活动监督部门不在上海。“后天不足”则是1992年之后,中央很快就开始实行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直接通过信贷抓投资规模,控制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地方上想建国际金融中心,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宏观调控二三年之后,就是1997年金融危机,中央政府随即提出要求,建立金融安全区。要想建立金融中心必须要走金融创新道路,而任何金融创新都有风险,金融风险又事关金融安全,这对上海来说,仍然是一个多难选择。”杨建文说。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戏称为不过是一个可以“长期说说而已的话题。” 上海正在把眼光从更远的地方收回来。 在上海市市长韩正的报告中,“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竞争力“被放在了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十方面工作之首。 在上海看来,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短腿”,上海市经贸委一位人士指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开放度不够,部分行业受国家政策约束较强;社会事业部分领域产业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参加上海两会的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与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刻不容缓。 一位分析人士注意到: “谈现代服务业谈到了方方面面,谈金融中心却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后半段还加了个金融监管的尾巴,这在过去的报告中是不曾有过的现象”。 他认为,由于政策层面的原因,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迟迟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所以,上海高层领导意识到,要促进上海更进一步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另有说法。” 从齐头并进到梯级推进 “四个中心的提法是国家对上海提出的目标,实际上它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屠启宇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屠启宇认为,“四个中心”对上海来说只能是一个量力而行的过程,同时它还与国家战略的安排密切相关,决非仅凭上海的努力便可实现。 从国际比较看,上海距离“四个中心”确实还很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只有香港的 1/4、东京的 1/10;外汇日交易量仅为伦敦的 1/1000;年入境旅游人次仅是巴黎的 1/10,商品批发销售总额不及纽约的 1/6,国际集装箱中转比例还不到 1%。 一位参与市政府决策方案研究的权威知情人士表示,“实际上,目前上海对‘四个中心’建设的推进一直采取的是梯次推进的发展战略,”结果自然不会齐头并进,各个部分之间的局部调整也就理所当然。 “比如现在强调推进先进制造业和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又强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就是考虑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和航运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在产生大量有形物流的同时,将会伴随着大量的无形的服务,像对航运的调控能力,就比航运物流本身更为重要,这种无形的服务,将会对金融中心的建设产生强烈的倒逼作用,反过来促进金融中心的建设。”他说。 知情人士强调,各个中心能否实现或何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要看各自领域的一些关键事件在何时发生。例如航运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事件是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洋山港一期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口岸功能,在充实“航运中心”内涵的同时,大大促进其他三个“中心”建设。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上海的功能和定位已经几经反复。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上海一身而兼负六大中心。在中共十四大之后,又明确提出了“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决策。 而在2001年后,航运中心的目标也进入了上海的视线。其主要目标是,2007年,集装箱泊位达到32个,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00万标准箱以上。 另一分析人士则把上海政府的这一改变称之为将目标“从天上拉回到了地上”,他说,过去在市长的报告中,往往目标都很大,但谁都明白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实现,于是就变成了“年年讲,却年年实现不了”,现在将大目标换成了看得见做得了的小目标,这体现出一种“务实“的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