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全球财经观察》2004 > 正文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谈港元将来与谁挂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2:09 《全球财经观察》

  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又面临一个多事之秋,作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的任志刚是如何分析当前形势、寻找解决之道的?

  文|郭莹莹

  提起任志刚,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年正是他和时任财政司
司长的曾荫权果断动用1800亿港元出击,迫使索罗斯溃败,维护了香港金融与股市的正常秩序,这次“香港保卫战”也成了任志刚的代表作。

  从1993年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至今,任志刚一直担任着总裁,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监管银行系统健康安全地运作,以及管理着上万亿的外汇基金。他在金融市场丰富而独特的实践经验,使得他在对重大金融事件作出的判断具有格外的说服力。在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正面临新一轮考验之际,《全球财经观察》专访了任志刚,试图从他对当前形势权威的解读中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良方。

  《全球财经观察》:你不久前曾表示亚洲新兴市场若要达到整体金融稳定的目标,便应考虑建立货币联盟。亚洲市场规模虽然小,但是地区差异却很明显。请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倡议的,它的可行性高么?

  任志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学术性。其实,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例子。其实这个问题我在1997年已经开始提出,提出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能够感觉得到金融市场在全球化的环境之下以及资讯科技发达的环境之下,国际资金流转的力量是很厉害的。作为一个比较小的市场,就像一个游泳池一样,突然间有一只大笨象跑来游泳,污浊邋遢,然后跳出来就走了,剩下来的就是一池子脏水给你处理。但如果是跑进大西洋、太平洋里面去,就连掀起的波浪都是很小的。就是说一个市场大和小对它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是肯定有影响的。

  当然,我可以用一个大栅栏挡着,不让大笨象来,也就是说对对冲基金、国际资金,不让它来。但是这时你的资金融通方面就做得不好。例如某一个经济体系,你想将储蓄引导向投资的方面,但是市民大众老百姓的储蓄不够,那么我希望外面的储蓄也来我们这里投资,帮助我们发展经济,那就要靠吸引外资。那就必须将我们的市场开放,就要将市场变得全球化。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当然有资金进来,投资在你的地区当然是好啦,但是与此同时就可能会有大笨象来你的游泳池里洗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处理呢?其实1997年、1998年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清楚的教训,就是小而开放的金融体系,保障它的金融秩序和稳定是非常非常之难的。

  美国保障金融市场稳定比香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容易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要保证你的金融稳定,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刚才说过,是因为你是小而开放,所以你受冲击的机会很高。假如你说我不开放,不开放的话对自己这个市场的发展、对资金融通、对国际资金投资在你这里让你发展,就是一个限制,也是不好的。

  其实在1997年、1998年之后,亚洲地区的国家都已经将自己国家市场开放的程度减退了。马来西亚外汇管制、泰国和其他地方其实也都不同程度地限制外国人去借他们本地的货币,或者外国人带太多钱入境。就是说入境也管出境也管。也就是说就小和开放这两个环节,他们先从开放这方面着手,不那么开放用以保护自己。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但你会发觉有另外的办法,就是从小市场这方面着手,那你怎么将这个小市场——游泳池变成大西洋呢?货币联盟!就是说每一个地区都用同一种货币,那么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市场。在理论上就是这样,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去做就非常之难,我不觉得在我有生之年会见到这个市场,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

  《全球财经观察》:如果为了达到整体金融稳定及提高金融中介机制的效率,而要香港放弃对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这种代价值得么?

  任志刚:至于说货币联盟的时候就放弃了金融市场的自主权,这我绝对是同意的。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放弃了金融政策的自主权,这个自主权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手上。也就是说美国的货币政策是怎么样的,我们加点、减点,短期之内可以有点差别,但是长期上,你与别人的货币挂钩时,别人的货币政策就是你的货币政策。

  那么货币政策自主权对一个地方是不是这么重要呢,视乎这个地方的环境而定。如果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经济体系,那么没有理由把自己的自主权给别人,外面的影响对我又不是很大,我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走呢?但是一个比较小又比较开放的金融市场,好像香港这样,我们的进出口差不多是我们的生产总值的三倍,所以我们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和对外活动有很大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香港肯定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那么你要自己的金融自主权有什么用呢。我们不是说放弃这个自主权,而是跟着外围走对自己会比较有利。其实这个道理1983年邓小平已经告诉我们了。

  当然,经济环境会变,稳定汇率也有许多种不同的做法。至于宏观经济的自主权方面,其实不是说放开了多少,也不是放弃。只要你的放开在某一个限度之内,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不能超过3%,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不能说你有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权的时候,因为经济不好就改到5%或者6%,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港币新闻 全部港元新闻 全部任志刚新闻 全部香港金管局新闻 全部香港金融管理局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