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千亿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仍相当脆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1:53 第一财经日报 | |||||||||
22日下午,国家林业局10楼办公室。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焕良对电话那端的一位朋友感叹地说:“最近太忙,都快吐血了。”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篇为即将首次出版的《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投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写的《序》。 “不瞒你说,我们在22个省的200个县和企业设立了监测点,还涉及到1200个林业户。我们发现了很多新问题。”王主任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六大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据国家林业局向本报记者提供的《2004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显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自1998年陆续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09.75万公顷,累计完成投资946.7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90.12亿元,国家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83.46%。 “加快我国林业发展,必须首先抓好六大工程。”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研究室主任王月华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建设中,已经遇到了产权管理、后续和替代产业发展、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经进入到实施的中期阶段,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已经基本得到遏制。“但正是由于发展快,规模大,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而明显,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显得相当脆弱。”王焕良对记者说,一方面继续建设的量相当大;另一方面,巩固工程成果的任务相当艰巨。在这个时候,如果政策不当,投资跟不上,其结果不堪设想。 钱是首要的问题。“这些工程都是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实施的,国债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国家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后,问题就来了。”王焕良说,这对林业方面的投资影响会非常明显。 《2004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显示,2003年,国家用于除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外的六大林业工程的国债资金高达87.34亿元。“但今后还有没有这个量,就不好说了。”王主任称。 据记者了解,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同时鼓励社会投资植树造林。国家林业局正在考虑通过政府收购的方式,从造林大户手中购买公益林。“我们已经开了两次会,但目前这项工作尚处在探讨阶段。这不是我们一个林业部门能做的。”王焕良说。 导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脆弱的另一个因素是林产品供需缺口非常巨大。目前,国内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国每年进口林产品折合成木材达到1亿立方米,而国内每年进入统计的商品材的产量是4700万立方米。供给只有需求的三分之一,而且需求增长的速度相当快。 “在林木尚未成材时,造林户愿意承担维护的义务,但林木成材之后,维护行动转为利益需求,种与卖的矛盾加剧了。”王焕良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环境并不宽松。 更为棘手的是,林业政策在一些地区遇到了地方利益的冲撞。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地方把目光瞄准了林地、湿地甚至是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乱征滥占林地、湿地的现象日益突出;个别地方片面理解国家有关政策,大肆砍树毁林。 国家林业局举例称,广东、深圳等地,因当地农民急剧减少,有的地方甚至举村外出,林地林权落实工作难以开展。由于政策难以兑现,不少造林、治沙大户生产困难、生活窘迫,甚至负债累累。不少地方林权纠纷不断,林木采伐政策掌握尺度不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加大。 “自然生态所有的功能都基于森林,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际上是对中国林业的一次大重组,工程的建设重于泰山。”王焕良说。
|